第140章 欢喜人家(28)三合一(第3/7页)

金红云生的是个闺女,取名叫云金,小名小金子。

有了这个孩子,金红云不那么排斥这个嫂子了。新手妈妈都知道,这身边要是有上两个足可以信任的人帮着带孩子,那是多大的幸运。

于是,宋兰兰白天基本就过去了。如此一来,日子清净了。

可现在好像不行,宋兰兰还是会去那边,但在家的时候明显多了。而且金红胜又开始回家了。虽然两人不是一个屋子里住着,但这好歹是回家了。

可能是觉得自己做饭真的不那么好吃,宋兰兰直接找个乡下来的小保姆,挺朴实勤快的。家常饭做的不错,四爷在林家吃也行,回家吃也行。反正金红胜每次回家,家里干净不说,总有热汤热饭等着。

日子瞧着都和顺起来,从不吵架。

林东来看看人家的小保姆,也想弄一保姆回家,可无奈的很,家里没有保姆住的地方。秋天向来是旅游的旺季,他又跟好些国外的旅游公司合作,今年赚了一大笔之后,他别的都没干,也没急着扩大公司规模,而是选了小别墅,买了一套。距离学校也不远,这房子是样板间,晾一晾就能住人。他都想好了,等到天冷了,管他拆迁不拆迁,一家子搬过去住。孩子上厕所干啥的,也都方便。大不了,以后上学放学,自己开车接送就好。

这个聚了这么些年的小院,就在这个冬天,各自分散了。

哪怕距离也不远,可到底不是一院子住着的那个亲近。就像是金家,其实跟林家在一个小区,四爷和桐桐还是能一起上学一起放学。金家的房子不是别墅,是刚进了小区之后,小区最外围挨着街道的那栋楼上,全都是复式结构的房子。金家是两层的复式大房子,上下加起来得有二百平上下。六个房间四个卫生间。这房子不错,虽然不比林家的大,但也不差啥。林家这边是独门独院,两层半,第三层一半是房子,一半是露台。再就是楼下多了个菜园子。李庆生是赖在这边不打算走了,两孩子的房间面对面,就都在三楼。还一人占着个卫生间,谁不妨碍谁。

萧泽那边呢,人家不用买房子。如今改善教职工住宿条件,他这样的一校之长,分了个大四居。家属院就在学校后头,也很方便。

现在林东来是做生意做的胆大了,以前的观念,那是尽量不欠着别人的债。现在是买什么都是贷款买的。就像是这栋房子,首付下来也没多少钱。

当然了,这些俩老人就不用知道了。他们是真的清闲了,在家里收拾露台,收拾下面的院子打算种菜。林东来给家里请了保姆,做饭洗衣服一切家务都归保姆干了。

有了卫生间,天天洗澡,上厕所方便,再是念旧情,两老人也不得不说,还是住在这边舒坦。

林东来是天天早晚多一活儿,送闺女上下学,顺便再带上等着桐桐的四爷。中午吃饭不是很方便,就还在学校吃。

每天回家,绝对没有烦心事打搅,好像真的就天下太平了一样。

苏宝凤不是每周都过来,但差不多是隔上一周,周末就会过来一次。有时候带不敢,有时候不带,母女俩就在那边住,要是不带不敢的话,林东来还能在那边吃个饭。

反正就是父母之间没有矛盾没有危机,所谓的家庭矛盾全都不存在。

在学校里,那也是宝贝。打扫卫生?不用!清洁区没你们的,教室那地方有楼里的清洁职工顺便打扫,唯一要动手的就是把自己的书桌擦干净,黑板都不用你们管。每科老师走的话都会把他写的东西擦干净。中午吃饭时间,学校食堂人多,打饭排队浪费时间,这些冲刺班的一半以上的人,都是等别人差不多吃完了,这才去的。剩下的就是残羹剩饭,还都有些冷了。老姚知道了,人家跟老江商量,制定出一个合理的食谱,每天中午这顿,如果没有什么特别的不能吃的,那就听他安排。比如不是生姜不吃葱蒜不吃香菜的,都在饭盒上贴上。除了名字之外,就贴这个禁忌。若没有特殊情况,每天早上,你们把饭盒都放在教室门口的桌子上,老姚上完课,把两个班的饭盒都拿走,放到食堂。到了吃饭的时候,只要过去找自己饭盒拿饭就行。如此每天可节省半个小时到四十分钟的时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