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79章 大篆和石鼓文(第2/3页)

心里比较一回,元维想到《四书文理纲要》最后还有丰简为繁来梳理全部知识的步骤不禁沉思:这单点透视法的丰简为繁又是什么?

孟辉把视线从元维身上移开,不得不承认:元维确是比他更适合待在翰林院做学问。

他眼里的翰林院不过是他入阁的跳板,一条终南捷径而已。

他的目标从来就不是翰林院掌院。

他跟元维斗气这些年不过是不服他中状元而已。

元维这些年在翰林院发展得很好,离掌院就只一步之遥,反观他,离内阁却是差得远一-入阁要的是政绩。过去十年他忙着跟元维暗斗,于政事并未拼尽全力!

是时候好好想想自己的将来了

可别等元维掌了翰林院,他还只是个礼部主事!

如此落人眼里岂不是愈显得当年陛下慧眼如炬,取元维取得对?

醴泉亭地方有限,谢尚请周文芳去逛玉鉴池。

看到池边的长廊,周文方沉吟:“这地修个碑廊倒好!

谢尚心说就等着您老这句话呢!

不瞒擘院大人,谢尚羞涩笑道:“学生也早有此意。只不敢扰了大人的清净,方踌躇至今。呵!"周文方听乐了,手捻胡须笑道:“不敢找我,也不敢找你师傅吗?

“已经请了,"谢尚笑道:“我师傅也应了。前面鉴玉轩已摆下书案,一会儿过去就写。看看孟辉,谢尚又补充道:“再还有孟大人也答应给晚辈写一张!

连孟大人都应了?“周文方一听就明白了,在他来前孟辉和元维已经斗过一回气了。可惜,没瞧着

心里懊悔自己来晚了,脸上却是一丝不露。

“你准备写什么?“周文方问爱徒。

元维有些惭愧道:“大篆!

斗气斗到老师跟前,元维着实有些不好意思。

不过君子一言,驷马难追。何况他准备了这么久,一点也不愿再改主意。

啧!周文方砸了一下嘴,心说果然是在较劲。这大篆可是孟辉的拿手。

“你呢?“周文方问孟辉:“石鼓文?

石鼓文才是元维所长!

诈知孟辉根本不接茬,而是沉着道:“石鼓文非弟子所长,弟子也写大篆!

啧啧!周文方心里服气:果然是孟辉,不轻易上当!

即然没人写石鼓文,“周文方笑道:“那老夫便毛遂自荐替你写一张吧谢尚闻言大乐,鼓掌喝彩:“掌院大人雅兴,学生求之不得!

不必谢尚吩咐,显荣赶紧叫人给鉴玉轩再添两张书案,两套文房。

似周文方、元维、孟辉这样的大家,写碑自不是只写几个大字。他三个每个都是三百字的记事抒情短文一一书写的时间也不是一时半刻

土包子李满囤倒是听说过大篆,石鼓文却是头一回听说。他有心跟女嫣请教,又怕被人听见笑话。正自发愁,便听得他儿子贵中问道:"姐夫,什么是石鼓文?

谢尚笑道:这是迄今为止发现的最古老石刻上的文字。因石形象鼓,所以叫石鼓文!

李贵中看三个人的字,自行都是弯弯曲曲,大差不差,忍不住又问:“这石鼓文和大篆有什么不同?他一个都不认识!

谢尚笑:“这不是三言两语能道明白的。你先别急。回头我拿两本字帖给你,你对照看了,心里有了大概印象后我再给你说!

竖着耳朵旁听的艾艾承贤、艾承善闻言不免失望:听不成了!

只会写楷书的李满囤虽不识大篆、石鼓文的好坏,但字写多了,基本的审美还是有的。

他只看周文方等人立于画案前的姿态以及不假思索地书写,便知道这一份他望尘莫及的人前潇洒背后,也是他望尘不及的苦功。

由此对于他的字将于周文方等人摆放在一处李满囤不免心生惶恐一一他何德何能?

眼见写到尾声,谢尚问文明山:“你不写一张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