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75章 李金凤小定(十月二十六)(第2/4页)

李玉凤心里也是好奇,她继续往后翻,结果第一页便看到了“暖棚菜”三个字。

“娘,”李玉凤惊喜道:“红枣这书里讲了怎么种暖棚菜!”

猪病已过去一年,李满仓的卖菜生意却还没啥起色——现加上粮食,卖菜的收入才勉强和先前打平。

而为了卖粮食,家里又特地买了头驴和石磨用来磨粮——就为了多赚几个辛苦钱。

总之投入大了去了!

李满仓的菜摊子迫切需要几样人无我有的菜来增加收入。

看桂庄的铺子冬天卖暖棚绿菜生意极好,李满仓郭氏也想种暖棚菜,只是暖棚造价颇费,而他家这个菜园子又迟早要拆,不好轻易尝试。

郭氏没想红枣的书里竟然会告诉暖棚菜的种植方法。

“真的?”郭氏喜出望外道:“怎么说?”

……

估摸着快放学了,李满囤和王氏方才去族长家与了陆氏一本。

陆氏见状自是赞不绝口,李满囤王氏听得十分受用。

一时放学,王氏拿了两本给贵富,让他家去后捎给他娘和李贵银媳妇。

二十本书眨眼送出去十五本,下剩的五本,王氏和李满囤又去与了族里五户有女孩儿的人家不提。

李贵林送走学生,进堂屋看到他娘和他媳妇头并头地合看一本书,不觉奇道:“哪里来的书?”

江氏笑道:“满囤婶刚拿来的,红枣为谢太太过四十整寿撰的《中馈录》。”

“这书里面有不少新鲜菜色不说,还有冬天用窗户纸糊简易暖棚种菜的法子,我和娘正商量着咱们家是不是也搭一个,如此花费不多,冬天就能有绿菜吃了!”

红枣的书?闻言李贵林瞬间想到那年红枣跟他要《李氏族规》的点点滴滴……

“让我瞧瞧!”李贵林要过书打开,心说时隔六年,红枣头回出书,他得瞧瞧红枣又有了哪些高见?

下剩的八百本书听起来挺多,但实际里相熟的人家各送几本,三百本就没了。最后的五百本,红枣云氏各自留了二十本,其他的往各个尼庵一送,没几天就让人拿光了——有机会谁不想知道谢半城家日常都吃些啥?尝尝他家的菜?

而《雉水谢氏中馈录》给他们揭开了谢家大宅饭桌的神秘面纱!

府城和京城人虽都没听说过雉水谢氏,但对于甘回斋买即增的免费书却是来者不拒,跟雉水城一样,五百本书没两天就全发光了。

隆庆帝看李顺拿来的《雉水谢氏中馈录》颇为诧异:“李顺,你拿的这是本妇人书?”

李顺道:“回禀陛下,此书由谢翰林的儿媳妇谢李氏所撰。谢李氏在此书中提及酥肉茸、奶茶、鳌八件、火锅等诸多饮食器具。”

隆庆帝恍然:这个冬天他可以光明正大的让御膳房上火锅了!

天子虽说富有四海,但锦衣卫密探偷听来的东西也不好堂而皇之的显于人前!

皇帝也是要脸面威严的啊!

“书拿来给我!”隆庆帝伸手要刚刚被他鄙视的妇人书:“我瞧瞧里面还写了什么?”

扫一眼目录,隆庆帝随手翻了两翻,便忍不住吐槽:“瞧瞧谢翰林家这日子过的,都是应时饮食,每个节气吃不同的菜肴。再看看朕,一年到头,吃的全都一个样!就没个新鲜!”

为免后代骄奢淫逸,因为不合节令的饮食而为难地方,太祖皇帝亲定了御膳房菜谱——一应菜色都是皇庄常年所出,没有季节性的地方菜肴。

“若不是朕找了个名目让皇商进献,”隆庆帝叹气:“朕这日子过得真是连个普通官宦也不如!”

李顺垂着头不敢接声,隆庆帝一个人说了没意思,便又翻书,结果翻着翻着忽又问道:“这常喝鲜羊奶、鲜牛奶、奶茶、吃奶皮可治腰腿疼?”

“这什么道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