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41章 无为而治(八月二十八)(第4/4页)

言简意赅地问候了红枣娘家一应妇人的好后,云氏住了话头。她抬眼看谢子安不似想说话的意思,便又说道:“尚儿和尚儿媳妇,今儿出门大半天,来家又说了这半个时辰话,想必你两个也都累了。如此,晚饭也不必再来请安,这便就回屋歇着去吧!”

走出上房,红枣心说:虽说她公公心机,婆婆高冷,但从过去两天相处来看,都不似那没事找事无辜寻隙人的人,而谢尚,除了有些自以为是的少爷脾性,其他也都还好——但看眼下,她在谢家的日子倒是比她先前预想的简单。

一进屋,谢尚就叫彩画传水洗头洗澡。红枣后面听到,不觉莞尔,心说:谢尚有少爷脾气也不全是坏处,看这澡洗的,比她还勤快呢!

毕竟是同床共枕的人,红枣对于谢尚讲究个人卫生的行为,自然是喜闻乐见。

对镜歇卸了头面,红枣在谢尚之后也洗了头澡。

一身清爽的从卧房后的净房出来,坐在炕上看书的谢尚见到红枣立刻问道:“红枣,你怎么把擦脸巾顶头上?”

红枣扶着脑袋笑道:“这不是擦脸巾,这是我自制的干发帽。这天冷了,洗了头后未免受凉,得拿细布把头发上的水尽快擦掉。”

“我觉得擦头麻烦,就缝了这个帽子,洗头后戴上,就不用自己擦头了!”

干发帽干发的效果虽然差强人意,但给长头发自动吸水的效果还是可以的——特别是在有好几个换戴的情况下。

谢尚想说擦头让丫头们擦就好,但转念想起红枣的出身便就住了嘴。他丢下书,站起身,围着红枣转了一圈,好奇道:“你这帽子还有吗?给我也试试!”

打小就得老太爷“读万卷书,行万里路”教诲的谢尚自不会放弃手边的新奇。

红枣看谢尚散着头发,肩头搭着布巾,便让碧苔拿了一个帽子给他。

谢尚拿着红枣所说的“干发帽”只是两块缝在一起的三角形棉布,不觉嫌弃道:“这么丑?”

其实前世的干发帽都是弧形裁剪以契合人的头面。但红枣觉得麻烦(做不出来),便就裁了简单的三角形,然后缝了两条边凑数。

红枣可不惯谢尚的少爷脾气。她根本不接他的茬,只直言问道:“那你还试吗?”

“试吧!都拿出来了!”谢尚倒是好脾气,把干发帽递给红枣:“怎么戴,你给我戴?”

红枣……

“无为而治?”

夜来谢子安听得彩画的话当即破功,噗地一声笑了出来。

“雅儿,”谢子安越想越好笑:“没想到尚儿媳妇这么捉狭。敬茶那天,咱们可不就是在堂屋面南而坐吗?”

“亏她想得出来这样的形容!”

云氏家学渊博,自幼耳暄目染,知道“无为而治”这个典故出自《论语·卫灵公》一篇,原句为“无为而治者,其舜也与?夫何为哉?恭己正南面而已矣。”

云氏回想到昨日敬茶的情景也是不觉莞尔,嘴里却嗔道:“尚儿媳妇还是个孩子,说话没个忌讳。大爷也不知轻重?这无为而治是常人能随便用的?”

“这有啥?”谢子安不以为然道:“《大学》云:齐家治国。这齐家和治国原本就是一回事……”

彩画没念过《论语》,并不知红枣说的“无为而治”的好笑之处。她垂首默听着谢子安和云氏两个主子说笑,心说:但看大爷和大奶奶这份高兴的样子,少奶奶午晌那番话,其实还是夸赞了大奶奶?甚至,还有大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