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5章 银头面的尴尬(第3/5页)

“不过,我们店卖的是首饰,所以还要另加二十个点的工费。”

十加二十,李满囤心算,实际一两金首饰得十三两银啊!

算清楚了账,李满囤方指着架子最中心的一副梅花头面问道:“似这样一副头面要多少银?”

“这一副梅花头面,一套七件,用金二两二钱,值银二十八两。”

李满囤瞧这幅二十八两的头面,不止分量不及谢家送的大,做工和花色也都有不及,便就知道谢家送王氏的那副头面最少也五十两以上了。

乖乖,五十两的头面顶头上!李满囤想象了一下把头面折换成五亩水田或者城里一间铺子后给王氏顶头上,不觉唬了自己一跳,心说,这足金头面王氏果然不能戴,没得折了她。

摇摇头,李满囤转去银柜。李满囤与王氏重新挑了一套连两个过两的手镯在内,总重五两八钱,共有十一件福禄(葫芦)桂子纹的纯银头面,付了七吊钱五串钱。

材料钱加火耗,此外还有铺子的盈利和工费,几样加一处竟要头面实际用银子的三成。李满囤心说:难怪他们高庄村的人置不起银头面,这附加费用,实在是太高了。

不过今年他剩钱,故而他与王氏置一套头面也是该的。毕竟,王氏现也是老北庄的太太了。这太太还与庄仆一样,拿木簪子梳头,也不像样。

伙计将头面拿匣子装好,又额外赠送了两朵红绒花给李满囤。李满囤瞧这银楼还有绒花卖,就加掏50文钱选了一对红绒球准备留给红枣过年戴。

买好了红绒球,李满囤瞧到店里还售铜镜和梳妆盒,就又花1200钱买了一个大铜镜。

李家原有一个铜镜,说不好是李满囤奶奶还是他亲娘留下的。但于氏进门后,就把这个铜镜霸占了过去。李满囤一个男人,铜镜不铜镜的原也不放在心上。

李满囤觉得自家需要一个铜镜还是在他家添了铜脸盆之后。自从有了铜脸盆,他闺女红枣每天都对着铜脸盆梳头。所以今儿瞧见铜镜,李满囤便就趁手买了。

李满囤回家后把首饰匣子和铜镜给了王氏,王氏自是欣喜––她也瞧见过于氏的铜镜,但却从没照过。今儿一照,果觉得这铜镜照人比先前的铜脸盆好看多了。铜脸盆照人虽然亮堂,但照出来的人脸却是拉宽变形的。

红枣立在王氏身边也跟着照了照铜镜。红枣发现这世的铜镜虽然和前世的玻璃镜还是没法比,但照出来的人影也是毫发可鉴——不说梳头了,就是画眉也是能用的。

哈哈,往后她梳个头个啥的,再不用跑堂屋照脸盆了。

她也是有镜子的人了。

午饭后,红枣见她娘王氏又一次拿出头面匣子出来久久端详,不觉替她着急。

“娘,”红枣忍不住劝道:“爹买头面给你,就是让你戴的。你老瞅着干啥?”

“戴啊!”

“咳,”王氏及不自在地回道:“这平白无故的戴个头面,没得让人笑话。”

“笑话?”红枣为王氏的怯懦给气笑了:“娘,你咋会这样想呢?”

“娘,我爹现都是里甲了,而你也是里甲太太了。”

“娘,你看村里的里正太太和其他八个里甲太太,哪个出门不是全套头面?”

“娘,你出门不戴头面,人家才会笑话你呢?”

“对了,还要笑话爹!”

虽然死要面子要不得,但一点面子不撑也是不行。总之,红枣以为什么山唱什么歌。她家既然有钱了,她娘就该收拾得精致一点才对——自古都是“辛苦赚钱快乐用”,她娘半辈子辛苦,现想戴个头面还畏手畏脚,像个什么话?

斜靠在炕上午休的李满囤听到红枣的话,只觉得句句在理,当下表态道:“家里的,红枣说得对!”

“咱家现在不止有钱还有庄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