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71章(第3/4页)

裴曦离京前,把京城的产业能卖的都卖了,当时的门郎将周敬,便买了他的庄园和养殖场。

周敬已经退休,在南疆养老带孙子孙女。他的独子周烽任玄甲军的大将军,随行出征,跟着羽青鸾进京。

朝廷的条例出来,周烽按照规定,到土地司办了新的地契登记,同时放弃大量原本属于他家的土地。

京城的地值钱,他爹当年买的地多,家里的大部分金子都换了地,可如今他是真养不起那么多地。无论是耕地、牧地、林地,每年都要交税,如今到处都缺人,连奴隶都没地方买了,朝廷招工都难,他也雇不到人,地拿在手里荒着,每年都得贴出去大笔的税钱不说,还得想办法找粮食商买粮食交税粮。

大家都知道以后这些地会很值钱,可等到这些地变得再值钱,很可能是儿孙辈的事了。现在把地拿在手里,交的税都够将来买更多的地了。对于玄甲军、羽翎军乃至朝廷官员来说,有那折腾几某地的劲,不如拿去想办法挣个爵位回家。

京城的百姓都被掳掠怕了,种的粮食够自家人活命就成,种多了,也被抢走了,都不愿多种地,哪怕朝廷为了休养民生,给出三年的免税,也不愿意。

大凤朝曾经被抢破头的京郊附近的地,变成无人要。

裴曦动过让玄甲军去种军田的念头,但……行不通。

他上辈子的世界,古人能够种军田,那是因为打仗当兵的多是从民间征招来的,这些人从小学种地,脱下盔甲就是农民,卸甲就能归甲,愿意种地。

羽翎军、玄甲军里就没几个种地出身的,他们打心底瞧不起种地的,头可断血可流脑袋可以不要,种地是下贱人的活计,他们是死都不会干的。

裴曦感受到上辈子农村土地荒废的惆怅。那时候有机械化,一个人可以种很多地,还是有大种植户和农业公司愿意承包土地,地还是很值钱,也总能找到用途不至于一直荒弃。可现在大家种地还处在耕牛、手推式播种机、手摇式脱壳式、水磨坊的阶段,一切还得靠人力,且人力有限。

他也有农业公司,可南疆的地还得有种,他要是把南疆的种地户调到京城来,几千里路,大半年耗在路上,那耽搁的也是生产,且……人都走了,南疆的地怎么办。

南疆开垦大量的耕地,地多到种不过来,很多地都变成了果园。

退耕还林,也行不通。

朝廷要养大军和朝廷官员,要囤物资为将来打居狼做准备,种地、放牧、作坊生产都得跟上,物资紧缺。这样下去,不要说打居狼,大凤朝很可能又会自己先乱起来。他们很多人的观念是耕作攒钱粮,是自己没有了就去抢别人的,自己多了怕别人来抢。

羽青鸾和官员们在京城周围土地无人耕种的问题上给出的处理方案就是让那些俘虏来的苦奴去种。

裴曦无话可讲。他觉得大凤朝的奴隶制度,真……有它存在的土壤。没有贵族们的皮鞭,没有人种地干活。那些底层百姓,在能够通过自己的努力、有机会获得土地改善生活和命运的时候,怕被抢,不干活,等到将来人口、国力都恢复上来了,地又值钱了,都让挥着皮鞭的奴隶主们占了。

只会种地的人,不去种地,不攒余粮,没多余的钱投资别的,是真没有任何前途可言。

裴曦真心觉得……奶不动!

他果断地派人把领赈济粮食的人做好登记,限额赈济,超过限额部分有一个借粮的额度,收利息,将来还。

如果真的是要懒到宁愿饿死,或者是愿意一直受穷,他是真的无话可说,反正治安抓严实,想靠抢劫活命,呵呵,行刑刽子手的刀比人脑袋更锋利。

至于那些无人耕种的长草耕地,只能……先放牧了,粮食嘛,从南边运到京城,加上路费都要涨价,市场行情就是这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