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0章(第2/3页)

许多人心中也朝着这方面猜测过,只有丞相大人不怕裴侍郎当着裴侍郎面说了,但是有发现红薯、献红薯的功劳,还有皇上的赐婚,将来一般人心里就算有怀疑也不敢再在明面上传播流言。

毕竟皇上赐的婚事哪里有不好的呢。

其实皇上给赵疏桐裴栖赐婚,未尝没有成全他们的意思。

他母亲玄阳大长公主昨日猜测,皇上将来可能要重用这个赵疏桐,很大可能上会让他去寻找良种或者种地。赵疏桐发现红薯的经历乍听像是一个不懂农事的书生,被番邦人亩产三千斤的说辞哄骗着买了红薯,然后误打误撞真的种了出来,但是看到赵疏桐写的红薯从育种到收获的册子,还有研究出来的吃食,说他心中没有成算,玄阳大长公主反正是不信的,谢翎也觉得他母亲说的有道理。这位曾经送给过谢翼一盆素荷冠鼎拿了芙蓉园帖子的赵举人应该是个精于农事和养花的。

连红薯这样的功劳都能眼睛不眨地让出去,谢翎十分佩服赵疏桐的魄力,这样的人可以交好。

谢翎无辜地卷进了两个大人的争执之中,只能两边安抚,然后两边不讨好。

还好这两人顾忌着这是在石台村,要维持着身为朝廷大官的威严,不能让这些村落中的农民们看了笑话,也没真的打起来。

帝后在赵家午休过后,就启程回宫了。

临走前,皇上还让来喜公公敲打了一番赵疏桐,“赵举人,皇上刚刚说,那个卖红薯给你的商人还没有找到,无法得知红薯的产地。红薯难得,若是都祭了五脏庙就太可惜了。你之前用了的皇上就不追究了,若是还有剩的,不妨种了给周边的村民分发下去。”

虽然皇上不满赵疏桐之前挖走了那么多红薯,但是赵疏桐做出来这么多吃的,也算是件小功劳,手里想来也没剩多少红薯了,就没有再把赵疏桐手头的抠出来。而是让来喜公公叮嘱这个赵举人,别光想着吃了,还是用红薯填饱百姓肚子要紧。

皇帝有了吩咐,赵疏桐自然自然要乖乖听话,“学生谨遵圣上教诲,今日多谢公公美言了。”

“不必客气,皇上也是想想见见赵举人的,若皇上不想见,老奴说再多也没有用。皇上还说了正在寻找赵举人你之前说的商人,让赵举人配合鱼鳞卫指认,鱼鳞卫有需要的时候会来找赵举人你的。若是能找到人,皇上会另有赏赐的。”来喜公公笑眯眯地道。

“学生一定会配合鱼鳞卫早日找到当初那个卖红薯商人的。”赵疏桐回答道,想到那个不存在的金发碧眼的外邦人,赵疏桐心中还是有些心虚的。他这是把这个古代权力顶峰的男人给骗了,皇帝还为了寻根究底动用大量人力去追查,真是有种要人命的刺激。

不过越是这个时候,他就越要稳住了。

否则倒霉的不是那些金发碧眼的外邦人,就是自己了。赵疏桐虽然在这个和平时代生活了许久,但涉及生死大事,自然而然地就祸水东引了。

赵疏桐客客气气地送走了来喜公公,又恭送走了御驾。

皇帝走了后,赵疏桐想这个皇帝的脾气可真狗,典型的端起碗来吃饭,放下碗骂娘。刚刚他明明没有少吃,回过头来却嫌用红薯做了吃的。

赵疏桐挖了三百多斤红薯,做这些美食一共消耗去了两百多斤,还剩一百斤,无法给石台村每家每户都分到足够的红薯育苗,还真只能再种一次。不过,这次赵疏桐不打算自己种了,还是给村子里,让村子里种了自己分吧。等村民们种出来再低价卖给周围的村落,也是一笔收入。

皇帝带着红薯回到宫里后,就发了旨意昭告天下得到了红薯这一高产的良种。

西北发生旱灾的有四个省份,皇帝给这四个省每个省份发了一千斤的红薯,随着红薯送去的还有赵疏桐的红薯种植手册,让当地的地方官育苗组织百姓种植,赵疏桐献上的变异红薯成熟期短,两个半月就能收一次,但是不耐低温,一年只能种三次,皇上命令这些地方官员劝课百姓种植,争取一年半的时间就让全省的农人都能种上红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