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5章(第3/4页)

至于朝堂...几乎成了探花郎的一言堂。

皇帝彻底甩手之后,他也就不再遮掩了,变本加厉的打压一切跟自己作对的人。有人想告状,一纸折子还没递到皇帝摆着香炉的案前,先落到了探花郎手里,后果嘛...

反正慢慢的,没人再敢说探花郎的不是。

他十五岁出仕,二十二岁拜相,不过七年的时间,他就已经成了一手遮天的权臣。

至于曾经势力庞大的太师管延一派,在这几年里被探花郎修理的七七八八,剩下的几个都是德高望重的老臣,探花郎不好轻易动他们。他们也十分聪明的缩紧尾巴,不让对方抓住把柄。

探花郎也就一时没有再对他们下手,不过养虎终为患,在嘉平帝“飞升”之后,他的嫡长子,也就是孟醒,继位登基。

孟醒这个角色的前身,生母早逝,嘉平帝更是沉迷修炼不管儿子,所以从来没有人教导过他什么治国之道。并且不知道是不是因为自小被其他妃嫔生的兄弟欺负,导致他木讷又愚钝,简单点说,就是脑袋不太灵光。

别人读几遍就会背的书籍,他读个几十遍也只能背的磕磕绊绊,若非他是钦定的太子,教他的先生早就恨不得戒尺招呼上了。

所以,永乐帝登基之后,朝政依然是探花郎说了算,永乐帝成了被架空的傀儡。

不过跟沉迷飞升的嘉平帝相比,永乐帝还是稍好一点的,在读书上笨是笨了点,但也不是说完全不知好坏、不辨忠奸,起码他应该不会甘心一直被探花郎控制朝堂。

所以忍耐了十年的太师一派再次出手,他们筹谋许久,于今日,摆了探花郎一道。

事情出在即将卸任的禁军统领这个职位上,这样掌管京城兵马的官职自然是要牢牢捏在手里的,所以接任的官员是探花郎的人。

不过这个接任者个人品行有些问题,贪污受贿也就罢了,还被太师一派的人抓到了把柄。

太师管延是个老谋深算的人精,知道如今的格局想要撼动探花郎的势力很难,如果要出手,就一定要一击必中,绝不给对方留任何回旋拖延的时间,否则己方就将陷入十分危险的境地。

于是,就有了孟醒方才见的那一幕人,一群人在殿内吵架。

管延带着一帮老臣直接闹到了御书房,当着永乐帝和正在处理朝政的探花郎的面,将禁军统领贪污的账本都摆了出来。并且配以一腔声泪俱下的哭诉,直呼若不将其法办,天理何存。

铁证如山,这位还没来得及上任的禁军统领是势必不能上任了,那么顺理成章的...选谁来接任?

太师管延一伙人当然是有人选推荐的,他们搞这么一出就是为了拿下禁军统领这个职位,掌控京城兵马,从而获得跟探花郎叫板的资本。

前任禁军统领是由探花郎推荐的,结果是这么个贪赃枉法的败类,这回探花郎于情于理都不该举荐。

但是掌管官员升调的御印还掌握在探花郎手里,所以管延他们想得逞,也没那么容易。

任管延他们将己方的人选夸成了天上的神仙,探花郎也并不松口,只说还得从长计议,并且还时不时的反唇相讥几句,明里暗里的指责对方居心不良,想要结党营私。

然而到底是谁居心不良呢,当然是这位大权在握,完全没将永乐帝放在眼里,私下里对皇帝毫不尊重的探花郎了。

永乐帝虽然愚钝木讷,但他到底是皇帝,金口玉言,他只要当着这么多人的面同意了管延他们的提议,探花郎即便再不情愿,只要他不立即举兵造反,他都得乖乖让出禁军统领的位置。

这也是管延他们特地将场合挑在御书房的目的,就是要联合永乐帝一起,开启从探花郎手中夺回权柄的第一步。

只要永乐帝不是个傻子,都该知道此刻怎么选对自己最有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