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16章 忍辱负重(第4/5页)

但李解态度非常坚决,就是要戴季子死,理由也很简单,就是泄愤,而且是私愤。

如果宋国不答应,那就继续打。

原本“正义联盟”的人都打算赶紧瓜分战后的胜利果实了,可一听李县长居然就因为一个二逼戴季子,然后打算把战争拖下去,那怎么可以?

可是李县长的理由又很充分,泄愤啊,不行吗?列国诸侯都觉得很靠谱,泄愤本来就是发动战争的一个重要理由。

更何况戴季子得罪李解,天下皆知啊,还引发了“猛男威震”这个故事。

所以列国大夫和将军们,没打算劝说李解,谁知道一个想要泄愤的野人头子,突然被人劝说不准泄愤,会不会把愤怒之火喷到他们脸上去。

考虑到了这一点,就有列国使者跟戴举私下里接触,甚至还有列国使者直接前往宋国联军大营,见到了宋国君臣。

然后就跟子橐蜚说,现在上将军李解的意思,就是要戴季子去死,而“使相”戴举以戴国是盟邦,不可擅自干涉为理由拒绝了。

那么问题来了,我们只要把戴国变得不是宋国的盟邦,不就两全其美了吗?

子橐蜚当时一脸懵逼,这是啥逻辑啊。

不过宋人精英也不傻,就直接问:计将安出。

然后使者就很理所当然地跟宋国君臣说,寻个由头,说戴国无礼,灭了它。

整个世界都跟宋国君臣的眼睛一样,亮了。

不亮不行啊,正好可以找补回来。

而且子橐蜚还想到了一个事情,原本承诺的“相国”位子,可以稍微降低一点点,给个中卿或者随便什么听着很牛的官位,然后再加一点添头,平衡一下,不就跟“相国”差不多了吗?

君权没被分,还照顾到了戴举的面子,像戴举这样的大忠臣,肯定能领会君上的良苦用心。

至于添头,反正戴邑靠近戴国,直接吧戴国灭了,扩充成戴邑,很简单,很合理嘛。

至于说戴国公族,全部打包卖掉!

当然不适真卖,可以送往洛邑,也可以送往逼阳,不管是哪儿,都可以,只要不再原地,子橐蜚就不怕戴人搞事。

双方都有这么个需求,宋国又急着和谈,戴国又的确得罪了李解,戴邑大夫戴举也确确实实需要补偿……

那么出卖一个小国,又算得了什么?

反正一个是卖,两个也是卖,薛国都没有去据理力争,再加一个戴国,也算不了什么。

而且有些宋国卿大夫想法还挺美,河东的地割了,现在从戴国那里找补回来,平衡一下,可能还不亏,还小赚。

自欺欺人甚至有点走火入魔的宋国君臣,于是来了这么一出骚操作。

不但震惊到了河东的李解,连刚到河西还没有进入宋国联军大营的戴举,也被震惊到了。

“事已至此,吾辈咬牙前行吧。”

一声感慨,戴举也管不了那许多,要报仇还是什么,只能慢慢地积累力量,慢慢地等待。

而第二天,宋国境内就有人开始宣传,说是宋国上下,唯宋国“劲草”忍辱而负重前行,可谓国之栋梁。

“忍辱负重,国之干城!”

“疾风知劲草,戴邑大夫可歌可敬!”

“时有英雄,宋国唯戴子一人!”

……

一通胡吹,宋国联军大营的士卒们最是感同身受,这一回的逼阳之战,简直是各种恶心各种屈辱,也只有戴邑大夫戴举,才会给他们带来一点点欣慰和希望。

尤其是兼职前军司马之时,亲自率部断后,连自家戴氏子弟都几乎打光,这种精神,很是震撼着宋国士卒。

甚至可以这么说,宋国的“哀兵”来源,不是因为国君子橐蜚中风不起,这激发不了他们的悲愤;也不是因为友军戴国旅贲中士沙飞率众投敌,这也激发不了他们的怒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