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54章 桐人(第2/3页)

其祖父之后就以国为姓氏,姓氏合一,是为桐姓。

“东山桐人,见过江阴子。”

“东山?哪个东山?”

东山有很多,齐国、鲁国、吴国、楚国都有,而且名气都不小,不是血流漂橹的战场,就是名人发骚的野战场,总之,能够以东山为号,一般都差不了。

“绛都东南之东山。”

站李解一侧的公子巴连忙凑上前小声道,“就是赤狄支脉之故地。”

赤狄现在的情况跟沙野差不多。不过嗝屁的速度更快,大国现在对优质土地的贪婪是无止境的,赤狄原先盘亘在几个大国之间,本就占据了一部分还算可以的荒地。

随着农耕技术的进步,土地利用率大大提高,人口大量增加之后,自然而然地就压迫了原先游牧部落的生存环境。

现在绝大多数太行山以东,黄河以北地区的戎狄部落,大部分都是从纯粹的游牧,转型为半游牧半游耕;小部分则是转型为半渔猎半游耕。

往往一个自然灾害,就会导致大部落分崩离析,然后被大国吞并,人口大量消耗在了大国的兼并战争中。

桐人自称“东山”人,其实也说明了晋国的实力,因为原先晋国都城绛,时不时会遭受东山皋落氏的骚扰。

最危险的时期,就跟李解威震逼阳差不多,东山皋落氏曾经威震绛都。

不过现在嘛,猛男威震可以一震再震。

晋国姓姬的可不是什么省油的等,记仇的很,两代人就把东山皋落氏搞死了。现在整个东山,就是晋国进入周国的前沿基地。

同时也刚刚好摸到了黄河和济水的边,只要晋国愿意,可以顺着济水直下,想干谁就干谁。

要不是晋国的舟师实在是矬,也不至于当初被吴国逼得无比狼狈,最后认怂,让勾陈老妖怪称王称霸。

后来晋国有意识地吸收南方士人,也有重整舟师的意思在。

因为老对手楚国正在扩大舟师的规模,原先单纯的陵师,已经不足以让楚国继续维持面对吴国咄咄逼人的态势。

所谓陵师,就是陆军;舟师就是水军。

列国以前并没有舟师的需要,但因为吴国称霸,列国只要有点志气的,都明白没有水军,是水不过东南霸主的。

桐国灭亡了好多次,桐人祖父逃亡的那一次,正好晋国也需要显示中原霸主的气度,所以就将南来的贵族士大夫安置在了东山一带。

而桐人的祖父,就成了晋国水军右司马。

当时晋国水军一共有三个司马,但只有一个人上班,那就是桐人的祖父,另外两个司马都是空缺的。

不但司马是空缺的,连水军都是空缺的。

整个晋国水军,就是桐人祖父一个人。

晋国的意思就是让桐人祖父先帮忙搞一下编制,可问题在于,东山那地方吧……在山里。

所以过了这么多年,晋国水军都没有搞起来,但南方来的士人,却是在晋国落了户生了根。

只是桐人祖父也有点小不同,他爱国,特别想念祖国,所以让自己的儿子带着孙子回祖国长住。

桐人的成长过程,就是搬家迁徙的过程。

出发的时候桐国还好好的,到了之后,桐国就被楚国灭了。

然后又只好再回东山,等到了东山,就传来消息,桐国被吴国扶持,复国了。

再出发,到了之后,桐国就被吴国灭了。

然后又只好再回东山,到了之后,又传来消息,桐国被楚国扶持,复国了……

那酸爽,李县长听了都觉得震惊,都这样了,尼玛还要来来回回兜兜转转,你们家是要疯啊。

不过桐人自己倒是很淡定,反正跟公子巴攀上了老乡的关系,自己呢,在晋国也算是有点人脉,跑来投靠江阴邑的王命猛男江阴子,也不算层次太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