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93章 焦土(第3/4页)

那里是他们的第一个停靠点。

在他们正式离开大明海域的那个白天,小燕王也终于在船上开了第一次会,总算提及了此行的目的。

进入书房开会的人并不多。

谭庐、俞星城、温骁、裘百湖,还有两位都司的军官和礼部郎中。

八个人就坐在一张方桌旁边,末兰替他们几位倒茶,船上的轻微摇摆大家都早已适应,小燕王在方桌上摊开了两张地图。

一张是万国舆图,一张是印度山川图。

裘百湖点上了烟枪,小燕王撑着桌子道:“在座的各位可能有人知道,大明一直在支援印度的莫卧儿王朝,之前曾经通过乌斯藏和淡马锡的海路,贩售了鲸鹏与战船给印度,枪支更是不计其数。在今年三月左右,印度的拉克希米王后与英军开战,但九月德里被攻陷,拉克希米王后陷入被动。而且现任莫卧儿皇帝阿克巴二世,听闻已经病重,如果皇帝病逝,关于王位的空缺也会引起内部争斗,这位骁勇善战的王后将更加不利。”

“而一旦印度的本土战争完全被英军平定,大明失去的不只是一个重要的武器与船只、飞艇的卖家。”小燕王道:“这一点,俞少卿可以说明。”

俞星城作为万国会馆曾经的主心骨,自然是了解这些局势的人,她清了清嗓子:“印度每年消费最多的物品,是丁香,肉桂,战马,香水,红宝石,以及贵金属。战马来自奥斯曼国,红宝石来自于英属缅甸和暹罗,香水来自英法,贵金属来自于阿富汗各汗国。这些都是富人的玩意儿,但消费最普遍的,就是丁香与肉桂,而最大的丁香肉桂生产地,来自于印尼、马来等地区,而在十五年前大明夺取淡马锡之后,南洋华侨商会获得了印尼马来地区的收购权。”

她指了指地图:“南洋华侨商会抽走六成利润,三成分给印尼与马来的王国,一成给淡马锡本地的财政支出。而后南洋华侨商会的商船再从印度带来大米,糖,油,棉花,染料,贩售给印尼与马来。单是去年南洋华侨商会在这条来往商路上缴给朝廷的利润,就约等于去年兵部开支。”

两位都司军官虽然听说过大名鼎鼎的南洋华侨商会,却一愣:“这商会如此暴利,到底是谁在掌控。”

俞星城看了他们一眼:“诸位远离京师太久了,或许有所不知。户部已是大明六部中第一部 ,下设民医部、商行部等多部。而南洋、西洋两大华侨商会都挂名在商行部下,虽不录名,不留档,但任命、账目全都是直接提交给内阁的。西洋华侨商会尚未成型,但南洋商会几乎已经遍布三宝太监郑和曾下洋时接触过的多数王国。”

两位都司军官,本来以为以其官品,到了这场上虽然不熟悉事务,但好歹也是个能拿主意的人。但现在看来,这些小燕王身边的主卿、少卿,虽看似官位不高,但都是皇帝亲选——这些才是漩涡中心的京官。

那两位军官讷讷的点头,没再说话了。

俞星城:“嗯,所以也就是,如果这条商路被断,届时可能会损失大明近四分之一至五分之一的税收。”

谭庐也吓了一跳:“四分之一!”

小燕王:“所以我们要做的就是,让拉克希米王后不要倒台,帮助莫卧儿扩大国土,想尽办法把英军从印度击退,让印度能够不再受印度钳制。”

其他几个人都一脸严肃,俞星城却坐在火炉边,烤了烤手,轻声道:“皇上是这样原话说的吗?”

俞星城说话有些不客气,裘百湖都朝她看过来。

小燕王直起身子来,他却并未被冒犯,或许是他习惯俞星城的说话方式,也希望她说的直接一些。

只是他一愣,道:“我说的有什么不对?”

温骁半垂着眼睛不说话,裘百湖低头点烟,谭庐和两位军官却把目光在她俩之间来回摆。或许是他们习惯了官场上的委婉辞令,总觉得这俩人说话像是即将会吵起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