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山楂树之恋》 3、心的破译(第2/3页)



  老三在家里有未婚妻。

  于是侦探静秋进行了一系列思考与推理,如果我们仔细观察,我们会发现静秋的心理活动不同于一般青涩少女的心理活动,她的思维是极具逻辑性的,有很强的推理能力,她推理的特点有三:

  1.尽可能多地搜集和利用信息,把各种可能性都考虑到

  2.做最坏的思想准备

  3.运用逻辑推理,去粗取精,去伪存真,由表及里,由浅入深

  虽然由于知识的欠缺,信息的不足,社会的禁锢,感情的干扰,她的推理难免出现偏差,但总的来说,都是在当时当地根据已知信息所能做出的最合逻辑的推理。

  对于老三有未婚妻一说,静秋收集的新线索包括:老三跟未婚妻照过像,还送给了大妈家一张;他跟他未婚妻的家庭很门当户对,而跟静秋家很不门当户对;余敏的亲身经历可以算是旁证,证明干部子弟跟平民女子的爱情是没有什么好结果的。加上她手中早已掌握的老线索,比如老三自己承认跟别的女性牵过手,他讲的那个为了父亲政治前途与人订婚的青年的故事等等,都令我们跟随静秋得出一个新的结论:

  老三不爱静秋,只是玩玩。

  但“案犯”并没有睡大觉,仍然在一次又一次地顽强表现自己,于是我们看到了老三托长芳送钱来,托长林送核桃来,他还自己跳进冰冷的河水把钱送给静秋买球衣打比赛。当老三带着丹娘的信在静秋面前洗刷自己的时候,“案件”再一次达到了“阶段性破案”,新的结论出来了:

  老三是爱静秋的。

  这个结论保持了一段时间,我们看到所有的线索都指向一个方向:老三和静秋相爱了,他们的爱情稳步发展,虽然有外界的压力,必须保持在地下状态,但两个人之间并没有什么矛盾。

  但“案件”很快又进入另一个螺旋式上升,反方向的线索一个个冒头:老三没音信了,静秋闯到西村坪他的老窝去调查,听说了他调往二队并在那里有“绿豆汤”的消息,于是我们得出另一个阶段性结论:

  老三不爱静秋了。

  等我们跟着静秋在医院偶遇老三的时候,我们终于明白他不是有了“绿豆汤”,而是生病了。经过了医院的那两天一夜,我们以为案件已经调查完了,可以得出最后的结论了:

  老三是爱静秋的。

  但作者笔锋又一转,老三留下一封绝交信,跑回A省伺奉父亲去了。

  于是静秋进一步调查,我们可以发现,静秋的调查步骤跟侦探破案毫无二致:找所有相关人员调查:长芳是知情人,二队是老三的工作地点,县医院应该有老三的病情记录,静秋到这些地方一一调查了,这些目击者都提供了证词,证明老三没得白血病,而是早就搞好调动,现在理所当然地回A省享福去了。

  最强有力的证人应该是老三自己,最强有力的证词是他留下的那封信。根据对老三人品的了解,我们知道老三不是个撒谎的人,所以他这次应该也没撒谎。再加上这么多旁证,静秋得出结论:

  老三得手之后失踪了。

  整个“案件”的揭晓是突如其来、令人猝不及防的,犹如阿氏推理小说的最后揭谜。当我们基本上像静秋一样打好了主意,决定从今以后每年暑假寒假都要利用起来,到A省B市去调查老三下落的时候,老三的弟弟突然出现,通知静秋到医院见哥哥最后一面,原来“案犯”一直就在我们的鼻子底下!

  这部爱情推理小说与阿氏推理小说的不同之处就在于对阿氏推理小说来说推理结束意味着案件水落石出,皆大欢喜,而《山楂树之恋》的推理结束却把一个残酷的事实推到我们面前:老三对静秋的爱被证实了,但他们俩却天人永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