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95章 护国公主?(第2/3页)

可……

谁知道这前所未见的护国二字,是不是跟唐武周时的镇国太平公主一样,有上朝参政的权利呢?

就没有,人家还有同母的兄长与弟弟啊!雍郡王勤勉认真,颇得重用。十四阿哥骑射出众,课上也未曾懈怠过,小小年纪就很有几分武双全的意思了。

兄弟二人不但自己颇得圣宠,还有掌管后宫的贵妃娘做后盾。

本身实力就足够强横,若再加上个护国公主……

那威胁,可就太大太大了!

大到太子胤礽有心赞成,为己方再添一大臂助,索额图等也不放心。刚被福晋上了一波儿眼药的胤祉更是拼了命地阻止,甚至连先帝爷树到慈宁宫门口那块‘后宫不得干政’的碑都拿出来说事儿。

各种表述、肯定茉雅奇功绩的同时,也把茉雅奇曾说的那段话拿出来堵康熙的嘴。

求他若真疼温宪,就尊重她的意愿。别苦心孤诣地一番部署,结果却非人家所求。毕竟世人皆知温宪公主虽性子泼悍,却最是淡薄名利。在她眼里首重皇阿玛与您治下这万里河山、万千子民云云。

大高帽一顶又一顶,很快就把茉雅奇拔高到了至纯至孝的高度上。满腔赤子心,但为天下臣民故,不辞劳苦,却半点不慕名利的圣人。

只提点世俗名利事,就好像让圣人染了凡俗般。

简直罪大恶极!

夺嫡夺嫡,夺的就是诸位皇阿哥与其身后所代表势力的最终胜利。那自然而然的,都有各自的党派,都有为己方利益奋斗到底的决心。

可现在问题是:茉雅奇一直是个坚定的皇党,跟几乎所有的皇阿哥都相处融洽,却从不站队。

君不见太子与直郡王努力了那么些年,也都没能彻底如愿吗?

既然拉拢不过来,她这个护国公主都存在又会威胁到大千岁当,或使四爷这个铁杆□□变节,产生些个不该产生的奢望。

那么……

又有什么成真的必要呢?

为此,争得如红眼鸡般太子与大千岁两派竟然暂时放下对彼此的成见,空前团结一致了起来。

纷纷支持贝勒爷的说法,力主征询温宪公主意见。

被问到当面的茉雅奇差点儿把一双鹿眼瞪成铜铃:“护,护,护国公主?天呢!皇阿玛又……”

出的什么幺蛾子?

意识到后面这半句过于大逆不道,茉雅奇赶紧险险住口。转而笑眯眯看着亲来相请的梁九功:“这贸贸然一个惊雷过来,弄得我云里雾里的,半点儿找不到头尾,梁公公可否详细告知?”

一个小太监就能办到的事儿,却劳动了梁九功这个御前大总管,自然少不了康熙的授意。

为的,可不就是给茉雅奇答疑解惑?

梁九功本身就带着任务而来,茉雅奇不问他还得找会说呢。这被问到当面,自然更得从善如流。

得说到底是多年侍奉君前的,这口才就是好。

君不见梁九功这言两语间,就把康熙说成个心疼爱女、不舍爱女出嫁,更不舍她花样年华生生凋零在深宫。遂咬牙允婚同时,也要给爱女最好陪嫁、最高的封号。好使她出降之后,亦如在宫一般能横行无忌的绝世好父亲?

所有一切的纷争都因为光阴似箭,十数年时光匆匆流逝。阿玛还是那个慈爱的阿玛,阿哥们却都有了各自的小心思……

好一番唏嘘感叹后,梁九功正色:“万岁爷着奴才转告公主,虽则他老人家被那帮不孝子气的,非把您传过去问明心迹。但您绝对配得上护国二字,他也真心想封您的!”

“祖制怎么了,规矩又怎么了?太祖爷十副铠甲起兵,靠的可不是所谓的规矩。而是万万千千个臣武将,众志成城,是一代代人继往开来的努力。公主您献药救驾,又进献马铃薯、玉米这两样良种。”

“在小小羊毛上做出大章,不但大大充盈了国,改善了民生,连带着满蒙关系都紧密融洽了不少。您虽不在朝廷,但为大清所做的贡献,却不亚于任何一位武大臣。倒是这区区护国之名,有些配您不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