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8章 刺杀(第3/4页)

“而除此之外,杨氏有兵,太子手中,怕又添一员猛将。”

裴文宣说完这些,李明沉默着,好久后,他终于道:“那依裴爱卿的意思……”

“不要给杨氏任何喘息的机会。”

裴文宣冷静开口:“如今,已是对杨氏下手最好时机。”

“那边境怎么办?”李明皱起眉头,“杨家人在边境盘根错节,若此刻对杨家人动手,杨氏在边境反叛……”

“此事交给太子。”

这话让李明愣了愣,裴文宣看着李明,认真道:“如今边境就是个烂摊子,华京之中,除了上官氏、苏氏、裴氏等大族,根本无力收拾。陛下不如将此事交给太子,若太子有任何差池,便可以此为由,另立储君。为了太子,上官氏必定倾巢而出,稳住杨氏。”

“若太子做好了呢?”

“若太子做好了,”裴文宣笑起来,“若太子当真能平定杨氏,消耗主力,那陛下就在最后决战之前换下太子,将亲信安排为主将,迎战戎国,夺得首功,不是正好吗?”

听这一番话,李明沉默,他想了一会儿,裴文宣就跪在地上,等候着李明。

许久之后,李明转过头来,看向裴文宣:“你是个聪明人。”

“谢陛下。”

“那么,”李明淡道,“为何不效忠于太子呢?”

“因为,”裴文宣看着李明,稳声道,“陛下是陛下,而太子,却可能不是太子。”

李明盯着裴文宣的眼睛。

他鲜少看到一个二十岁的年轻人,眼里有这样的沉稳和气魄,哪怕在与他对视之间,都带着几分锐利。

这样的锐利,看似凶狠,但在朝堂之上,过刚易折。

这是一把刀,却仅仅,也只会是一把刀。

如果裴文宣老沉圆滑,却有如此机智,李明还有几分忌惮。可看着裴文宣这野心勃勃的眼,李明便觉几分好笑。

终究只是年轻人。

“朕明白了。”李明点了点头,“你说的有理,可如今朝堂之上,”李明叹了口气,似是遗憾,“敢在这个时候动杨家的人,怕是不多了。”

“臣愿向陛下举荐一人。”裴文宣恭敬开口,李明挑眉,“你说。”

“微臣裴文宣,”裴文宣叩首而下,“愿为陛下分忧。”

“呵……”李明轻笑起来,“你胆子倒是大得很。就不知道,裴爱卿,打算如何分忧?”

“等一会儿微臣回府,烦请陛下赐一干暗卫暗中跟随微臣回府,若杨氏要在今日动手,微臣便以此为由,请求彻查,从刺杀微臣之案起,查劫持公主之事,再查边境通敌之事。”

“若不动手呢?”

“若不动手,明日微臣便参他劫持公主一事,届时,若无人敢查此案,微臣将请命于此案。”

“好。”李明点头,他抬起头来,看了看天色,淡道,“天色不早了,你回去吧,别让杨公子等久了。”

裴文宣恭敬应是,他站起身来,扶着李明缓慢走出去。

两人都没谈李蓉的婚事,可裴文宣心里清楚,只要李明将他当做自己人,李蓉的婚事,便应当跑不掉了。

两人闲聊着从花园回来,裴文宣便告退离开。

他由太监领路走出御书房,到了出宫门前的广场之上,遥遥便看见李蓉的轿子。

李蓉似乎是刚从东宫出来,手里抱了把剑,正摩挲着上面的宝石。

裴文宣见李蓉走来,同太监一起,早早避让开去,恭敬站在两边。

李蓉见到裴文宣,便让人停下来,坐在高处,笑着道:“裴大人,你怎么还在宫里啊?”

“方才陛下宣召,”裴文宣恭敬道,“同陛下闲聊了一会儿,方才离开。”

“这样啊,”李蓉看了旁边人一眼,笑道,“你昨夜救了我,父皇可给你赏赐了?”

“此乃应当之举,不该领赏。”

“那就是没给了。”李蓉叹了口气,“父皇可真是小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