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百一十一章 九锡(第2/3页)

然而现在司马朗这空头支票,有任何可信度吗?

等袁绍被击败,曹操还会这么好说话?

再说……甘宁的船队,也已经开始探海路了,白图对此持乐观态度。

白图喝了口茶,根本不搭腔。

“白公总理扬州、平定袁逆,功在社稷,利在万民……丞相早有所念,欲为白公请授九锡!”司马朗一咬牙说道。

见到白图这是不见兔子不撒鹰,司马朗也只好说些实际的。

“九锡……这不大好吧?估计一两次的话,我肯定会拒受的。”白图一脸正气地说道。

司马朗见状嘴角一抖道:“当然不会是……一两次。”

白图这才点了点头,作为一名君子,“三辞三让”还是要做的。

承认“大将军”的位置,对白图来说,也是顺水推舟,意义是彻底敲定与曹操的结盟,主动撩拨袁绍作为“投名状”。

之所以白图能开口要好处,是因为白图在这次联盟中占据主动……

不过真指望曹操割两个郡给他,却是不可能的,之前的什么共分并州之马,也只是信口一说,白图估计司马朗自己都没当真。

相比之下,这授九锡倒是刚刚好……

既不至于令曹操心疼,也令白图有接受的动力!

什么是九锡?一种《礼记》中记载的,天子赐给诸侯的礼器,加九锡则是这种仪式。

《礼记》主要写的是先秦时候的礼制,这里的“天子”、“诸侯”,指得自然也是周天子和各国的诸侯王,和汉代的大一统天子,只是名字一样,实际是截然不同的体系。

而先秦时候谁授过九锡,其实已经不可考,传说中周公旦被授过九锡,不过……在大一统的汉代,研究九锡只是学术目的,大一统的天子怎么可能授人九锡?

当然,事无绝对,正常情况下不会有什么授九锡,但是……比如在二百年,王莽就被加九锡!

在没有白图效应的历史上,其后,曹操被加九锡、孙权被加九锡、司马昭被加九锡,桓玄被加九锡、南朝四国的开国皇帝,轮着个遍都受过前朝九锡,李渊、王世充、高欢……

放眼望去,一票的带忠臣!

现在还只有一个王莽,不算太敏感,另外对于白图来说,和“大将军”不一样,“授九锡”是和实际好处的。

大将军也还是汉臣,在现在来说,除了得罪袁绍之外,这大将军几乎没什么作用,甚至名义上也低于三公合一的丞相。

然而“加九锡”这仪式之后,汉天子和白图,究竟是君臣的关系,还是周天子与诸侯王那种朝见的关系,那就有得掰扯。

短时间内,白图肯定还是要“匡扶汉室”的,退让几次、实在受不住汉室的盛情,接受九锡的时候,白图也会(找代笔)写一篇表明这种立场的赋,但曹操掌握朝廷的优势,对于白图来说,将被极大压缩。

于是,建安四年三月,白图领大将军之位,与朝廷统一口径的指责袁绍的不轨行为!

与此同时,一份不仅在朝中,连同在丞相府,也引来了巨大争议的诏书,终究还是发了出来——授白图楚侯、加九锡。

虽然白图第一时间,就发表了《拒九锡赋》,并且辞让了朝廷的好意,但是……明眼人谁都知道,折腾两三次、三五个月,只怕还是会最终落实!

不仅在朝廷中,有朝臣指桑骂槐的指责这一举动,荀彧也因此而称病了数日。

荀彧名义上是“尚书令”、也是大汉的朝臣,但谁都知道,他同时也是丞相府的众谋之首。

对于加九锡,荀彧表现出了很大的抗拒,直到数日后,曹操亲自到府上看望,长谈一番之后,荀彧才重新“上班”。

在没有白兔效应的历史上,荀彧也是在曹操授九锡的问题上,与曹操、以及曹操的幕僚集团,发生了意见冲突,最终收到了曹操的空食盒后,荀彧服毒自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