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61章(第3/3页)

而乔御直接把定价锁死,相当于他们要花大价钱建造配套的医疗机构,并且面临很多年都难以收回成本、收回成本也挣不到多少钱的尴尬局面。

他们是资本家,做慈善的大部分原因是为了避税,不是真的想做慈善。

郑启明竖起耳朵,听着身边大佬的小声议论。

他身边的人是阿斯利康亚太地区总裁,对方正在用一种轻松而调侃的语气,和旁边瑞士诺安制药的代表查理先生说话。

“他背后的投资商和股东真的同意他把专利技术这么转让?华国人比我想象中还要慷慨。”

查理先生道:“华国有句话,叫‘穷则独善其身,达则兼济天下’。大概每个年轻人都有改变世界的美好愿望,不过等碰壁了就知道该怎么生活。”

诺安制药集团如今最挣钱的一款药,就是治疗白血病的“格卫”。

乔御的论文一发,诺安的股价直接跌停。但峰回路转的是,这位年轻人竟然想以这样的方式售卖。

在长达一周的紧急会议后,诺安已经制定好了完备的策略进行应对。

第一是联合有能力购买的大药企,略施好处,让对方放弃竞争。这并不难,毕竟他们签订协议的欲望本来就不太强烈。

第二是疯狂收购华国本土药企的股权,并且放出烟雾弹混淆视听。让华国人明白,接下这个烂摊子,注定赔钱。

第三,则是今天。

乔御的演讲,一共进行了半小时。

查理在结束后,带头鼓起了掌。

他站起来,语气真挚而诚恳:“乔先生,HSCs体外扩增是‘干细胞领域的圣杯’,您不仅有首屈一指的技术水准,更有富有人文关爱的高尚心灵。”

“我们诺安制药愿意接受您的条件,为全世界的患者共谋福祉!”

“但您知道,在接受这个条件后,诺安会因为基础建设,面临很长一段时间的现金流压力。我们希望您的专利再转让给诺安后,不会再拿去进行二次转让。”

第三步,拿到专利权,然后冷藏。

医疗机构中心建造时间,全在诺安的一念之间。

选址、开工时间,全都可以暗藏猫腻。

到时候这个机构建立起来,说不定都几十年后了。他们也不算违反协议。

最好是乔御中途忍不住毁约,这样他们还能反将一军。

打官司可谓是医药企业的传统艺能。

每年因为旗下实验室的专利权、转让费等等问题,药企都可以让合作的律师事务所挣得盆满钵满。

科学家,尤其是没出身过社会的科学家,一辈子呆在象牙塔内做学术,可是相当好糊弄的。

这一点,曾以60万买到玻尿酸专利权、并且后来靠它挣了百亿的德国Ross.mann应该深有体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