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17章(第3/5页)

水宪第一次详细听说“王屋”与“太行”山崩的故事,登时将身体坐正,望着那两幅图,将一双眼睁圆,显出一副极其专注的模样。

贾放在一旁顿时觉得十分好笑。自从他把桃源寨里那两座山叫做“王屋”与“太行”之后,那愚公移山的故事似乎就搬到桃源寨来了,甚至桃源村在这里生活了多年的土著,也完全不记得原先这两座山叫什么名字了。

谁知他忽然觉得自己垂在身边的手被人握住。贾放的衣袖偏长,刚好遮住了他的手,也遮盖了对方的手。

贾放感到水宪的手指在自己的手心里划了三个字:“不,许,笑——”

贾放:我真没笑!

偏头看向水宪,这人却依旧一本正经,凝神细听规划局的工作人员说话。这家伙明明就是在走神,偏生还做出一副好学生的模样,看起来正认认真真地听讲。

关键是……这家伙还真听进去了,还能总结,还能提出问题:“小濮,你的意思是说,青坊湖并不稳定,因此建议在青坊湖现有的淤塞处建一座水坝,以维持青坊湖的现状,是不是?”

贾放:……能一心二用真是好啊!一边撩人还能一边把这么复杂的问题都听进去。

他自己心里微微发痒,很明显地在走神,幸亏所有小濮说的这些内容他事先都知情,所以没遗漏什么。

濮作桥现在谈的,正是桃源寨在开发青坊河流域时所面临的问题。

青坊河和青坊湖水域已经基本上开发完毕。青坊河的水力资源主要用于驱动器械,带动生产;青坊湖则致力于水产养殖。

因此贾放等人把眼光放到了青坊湖的下游,打算在这里建一座小型的码头,让这里作为桃源寨水上运输的起点。

从青坊码头出发,行五十里左右,青坊河将汇入一条大河。这条河是西江支流,一直通向梧州,在那里汇入西江后可以直抵广州港,并在那里出海。

因此贾放的计划也包括在西江支流段建一座船坞,一座码头以及一座货栈。这样从桃源寨运出的货物可以在货栈暂存,转换至大船上,运至梧州、广州,在那里换上海轮出海。

至于在那里建船坞,则是为了把内河航运的小火轮造起来。

谁知还没等他们将青坊码头勘测完毕,就发现了青坊湖的隐患。

如果青坊湖一溃,青坊河会恢复原状,青坊湖将不复存在。青坊码头的位置或许能够向上挪至青坊城附近,但是桃源寨将损失青坊湖这么一个水产养殖基地,也会损失一座能够存储和调节水量的天然水库。

因此贾放决定要在青坊湖被落石堵起的那一段之外,再建一座水坝,挡住青坊河来水,即便当初山崩时形成的落石段溃塌,还有水坝在。

此外,贾放还有个想法:青坊湖面到下游之间,落差有十多米,这些水的势能着实不宜浪费,可以用来发电。

“发电?”

在讨论会上,规划局和招商办的人都傻了。甚至还有个年轻姑娘,从怀里掏了一幅“小园”出产的小镜子出来,举在手里,问:“您说的是这个吗?”

贾放当然知道这姑娘说的是“电母”。这个时空里的“雷公电母”形象和他小时候在电视剧里看到过的差不多,雷公持一对铜锤,电母娘娘则执一对闪电神镜,面容严肃,而不像眼前这个年轻姑娘,一脸的疑惑。

贾放顿时点头笑道:“是的,就是这个。”

水力发电的电,和自然界的雷电,性质完全一样。

只不过现在说这些都还早。会议之中他也不方便为大家详细解释。

“我只是给大家提出一个可能性。也就是说我们如果真的为青坊湖修筑一道水坝,对我们是有百利而无一害。在将来,它也许能给我们带来意想不到的好处。”

会议桌前众人都疑惑地互相看看,包括那位站在黑板跟前的小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