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14章(第2/5页)

“给那两个村的?”大皇子更加疑惑,心道那两个屯田的村子,不就专事种田就好了?好好地把红薯粉都制出来,这样他每天都可以酸酸辣辣地多吃两碗。

“是的,”贾放说,“这件事咱们先按下不表,等去小园看过了,我再带你去胜利那两个村看看那里的变化。”

大皇子斜眼觑了觑贾放,不免对“小园”更加好奇。

一行人进入隧洞。

隧洞入口处有稽查队设的一个登记岗。执勤的稽查队员见到贾放赶紧行了一礼,但同时也道:“请登记。”

贾放便在登记簿上写下了他们五个人的名字,又登记了出境理由是“参观学习”。稽查队员看见“周德玮”的字样,忍不住肃然起敬,又向大皇子行了一礼。

自从“桃源——小园”的这段隧洞打通之后,双方人口流动的管制就一直比较严格。所有越过边界到另一方去的人,一概要求当日返回。

这样严格管理的原因主要是水宪的地方是工业重地,桃源寨的群众到了那头随便乱走是要出问题的。

另外此前也发生过“小园”的工人跑来桃源寨,想在桃源寨悄悄“留下来”的事件,说白了就是觉得桃源寨生活条件更好,心生羡慕,想当“经济”移民。

但是桃源寨有相当严格的户籍登记和入住登记制度,外来的人像悄么声地留下来难如登天。那边表达了“移民”的意愿之后,立即有工作组过来了解情况,摸清当事人的心意之后,带他从旁观察了桃源寨工作生活的实际情况。

在桃源寨生活,也是要靠自己劳作,钱也不是从天上掉下来的。于是当事人很快认清了现实,乖乖地回小园去工作。

大皇子过来看时,着实没觉出这条通道如何不同,只是一条普通的隧洞而已。隧洞中的轨道,他以前也见过类似的。

但是走了两百步,看看快要接近隧洞另一头的出口了,大皇子开始觉得身上微凉。

贾放则快步向隧洞出口处一件小亭走去,从荷包中取出一叠流通券,说:“租五件氅衣。”

大皇子和南永前一起摇手。大皇子信口道:“老六……用不着这个。”

贾放改口:“那……三件!”

最后租氅衣的商家收了他两件的钱。因为水宪不穿旁人穿过的衣裳,他一直有一件鹤氅就放在这间小亭子里,由这位店家代为保管。

于是乎,一行五人,有三人披上了氅衣。只有大皇子和南永前自恃勇武强壮,没将身边的凉意当回事。

一旦离开了隧洞,大皇子便感到一股寒意扑面而来。南永前在他身边,实在是忍耐不住,打了一个喷嚏。

“这是——”

桃源寨那里早已春暖花开,桃杏早已开过一轮。而眼前的景象却是杨柳方绿,桃花始开,一派早春景象。大皇子顿时怔住:难道他刚才经过的就是“天梯”,从温暖的南方来到了天上的仙境?

待再想想贾放早先的神出鬼没,大皇子顿时又想明白了——什么“天梯”,什么仙境,估计这又是一处“缩地鞭”,能从南方通往遥远的北境。

一阵冷风吹来,大皇子:啊……有点儿失算,有点儿冷!

贾放看穿了这位的心思,也没戳穿,没硬要他们加衣裳,而是加快脚步,带一行人先往冶炼场过去,心想到了那里铁定就不冷了。

一时到了冶炼场,大皇子就如贾放第一次去时那样,被这规制宏大的工业时代建完全震住了。他见到那赤红色的滚滚钢水从巨大的坩埚中流淌而出,溅出的火花有如年节时烟花般绚烂。大皇子这时哪儿还顾得上身上是冷还是热,他微张着嘴,一个字都说不出来,转脸看向贾放。

贾放使个眼色,瞅瞅身边的水宪。

大皇子登时再次流露出羡慕嫉妒恨的表情。

接着水宪和贾放带着大皇子和两个幕僚去看他的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