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10章(第4/5页)

果然,双文按照他说的,这整间秋爽斋中没有设隔断,是一座大开大阖的建筑。

只见室内设着一张大案,大案上立着一只大鼎,鼎旁边是一个斗大的汝窑花囊,囊里插着满满一囊白色的秋菊。另一头紫檀架上放着一个大官窑的大盘,盘内盛着数十个娇黄玲珑的大佛手。空气中隐隐有佛手瓜的清香味儿。①

贾放忍不住想,双文这番设计还真是暗合原著中探春的精气神,什么都“大”,大案大鼎大盘,阔朗而自然。

这室内一切都好,唯独西墙上一副中堂至今还空着。旁边一副对联倒是先有了,是颜鲁公墨迹,上面写着“烟霞闲骨格,泉石野生涯”①。

贾放那强迫症顿时犯了:他不知道双文还备下了几幅画让他挑选,这连两边的题字对联都有了,怎么能没有中间的画儿。中间却空着一大片空落落的。

关键是,关键是他还能依稀记得秋爽斋这幅画是什么。贾放闭上眼,皱着眉使劲儿回想:究竟是什么来着?

他默念了几遍“烟霞闲骨格,泉石野生涯”,突然睁开了眼。

他想起来了:这正中的一幅,是米襄阳的《烟雨图》。

贾放登时脸色古怪——他知道这幅《烟雨图》现在置身何处。那一幅此刻正挂在稻香村的正堂内,是稻香村中“缩地鞭”的起点。

当初他就是觉得那《烟雨图》中有烟雨流动,才误打误撞发现了“缩地鞭”的。

可是现在秋爽斋已经重新建起来了,那副图,还应该继续挂在稻香村内吗?

贾放鬼使神差地想:试一试又没有损失。他立即溜去了稻香村,伸手将米芾那幅画取下,小心翼翼地卷起,然后挟着《烟雨图》就跑来了秋爽斋,自己攀上一枚还没来得及从屋内撤出的小扶梯,将画挂在了颜真卿那副对联真迹之间。

他快手快脚地从梯子上爬下,痴痴迷迷地抬头望着这一幅烟雨图。

毫无疑问,这粗犷而宏大的墨色明显更加适合秋爽斋,与那张花梨大理石大案上满满当当的笔架笔海更配。

贾放把梯子推到一边,自顾自欣赏这一幅图与字的搭配。不得不说,米公的烟雨图与颜鲁公这一幅字搭配,与“费长房”那一联比起来,更加敞阔大气,却要少了柔情蜜意。

贾放呆呆地望着,只觉得太好看了。他看着看着,鼻端仿佛能感受到微微湿润的气息。烟雨图中的满纸烟雨再次从纸面中溢了出来。

贾放迷迷瞪瞪地走了过去,消失在图画里。这一次他没有穿过任何狭窄而悠长的通道,他直接出现在一座巨大的空间里。

眼前一亮,贾放辨出了墙壁上那些光亮,原来是一枚一枚的火把,纷纷插在石壁上凿出孔槽里,正烧得明亮。

这里是……

他抬头仰望那座拱形的穹顶,突然反应过来——这里是,“安全屋”?

秋爽斋是一座全无隔断,整座正屋打通的敞亮房子,所以从秋爽斋来桃源寨,落脚之处并不是空间狭小的贤良祠,竟然是这样一座巨大敞亮的安全山洞?

贾放还没回过神,就听见了脚步声。王二郎戴着安全头盔,带着几个稽查队员进来,见到贾放颇为惊讶:“您也在这里?”

王二郎指指他的队员说:“我们几个算算辰光差不多,进来看看这些火把是否还点着。”

他四周看了一圈,又吸了吸气,登时道:“看来这里空气清新,在这里待久了也是不碍的。”

贾放点点头,说:“应是如此,王队长,你先带大伙儿出去一下,我留在这里想一点儿事。”

他心里头有个答案,隐隐约约就在眼前,呼之欲出,偏就差着那一层玻璃纸不知如何戳破。

王二郎应了一声,带着人转身要走:“既然贾三爷在这儿想事,大伙儿先回去。”

谁知有个年轻的稽查队员忽然指着贾放身后,大声道:“贾三爷,你后头有个人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