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87章(第2/4页)

夏省身在武元县待了多日,得贾放的照顾颇多。他病重之时更是由贾放亲自照料过一阵生活起居。这时候老大人自然而然地扶住了贾放的胳膊,让开了三皇子的一双手。

三皇子呆在原地,气咻咻地咬了咬下嘴唇——这是怎么了,原本视贾放那些“新学”如洪水猛兽的夏省身,现在竟然一点都不排斥对方,甚至将对方视为倚仗了吗?

三皇子瞬间想了很多。他想到百官看到眼前这一幕的反应,旁人会不会生出不该有的解读,错认为太子太傅一转头支持贾放去了?

可是……那贾放明明只是个私生子啊,甚至名字都上了别人家的族谱。

谁知他此刻抬起头,见到的并没有百官或惊愕或猜疑的眼神。三皇子面前只有一个人。这人与余人不同,他身着深青色的袍子,腰间依旧挂着金玉饰品。这人的眼神冷厉而老辣,甚至有些恶狠狠地盯着三皇子,眼中流露出“恨铁不成钢”又或是“烂泥扶不上墙”的神色。

“皇上到——”

太子灵前响起了戴权公公尖细的嗓音。

原本贾放扶着夏省身起身的,这时又不得不跪了下去。

皇帝陛下亲自来到夏省身面前,将老大人扶了起来,两位白发人相对,皇帝在夏省身耳边稍稍说了两句什么,夏省身登时一阵嚎哭。皇帝也面露伤感,微微偏头,命贾放起来,将老大人扶住。

贾放无言起身,他听得清楚,刚才皇帝陛下说的是:“太子那孩子到底是个性情中人,随朕,这一项上是教不好的……这不是太傅的过错。”

这句话几乎坐实了太子的私情。贾放只知道一鳞半爪的实情,这时忍不住想:父亲贾代善到底向皇帝转述了什么样的真相啊!

贾放扶起夏省身之后,偷眼看自己这位皇帝“父亲”,只见对方比上次见自己时又苍老了好些,一向笔挺的脊背此刻竟像是有些佝偻。

太子不幸殒命,对谁都是一个重大的打击。这也难怪三皇子尽日蹦跶来蹦跶去,不招这些老人家待见了。

接下来戴权取来了一只圈椅。皇帝陛下便木然地坐在圈椅中,戴权向四周使一个眼色,东宫之中便悲声大作。贾放也不得不随着人干嚎几声,但一想到太子并无什么实际的过错,却丧生在那样可怖的火器之下,心头忍不住便也涌出几分真情实感的难过。

整个过程之中,皇帝陛下一动不动,也不回头,只管沉浸在自己的情绪之中,仿佛一座泥塑。

众人放声痛哭之后,便是王公大臣文武百官轮流在太子灵前致祭,待到这个漫长的程序结束,已经到了中午。

却是谁也顾不上休息,众人集体准备出城。因为太子与太子妃的灵柩亟需送往城外皇家寺院,在那里停到七七之后,才能入土为安。

整个送殡的过程之中,唯一有资格乘坐车驾出城的只有皇帝陛下。这位则邀了太子太傅,悲痛不已的夏省身大人一道坐车出城。其余人等都是跟随在太子灵柩之后,缓步出城。

贾放随着出殡的队伍一路行去,沿路见到不少百姓所设的路祭棚子,甚至有些百姓扎不起棚子,只能是跪在路边,在面前摆上三个白瓷碗,在里面斟上水酒。

“太子殿下,若知他如此受百姓爱戴感佩,多少能感到欣慰……”贾放听见贾赦在一旁颇有感触地说。

贾放自己也默然点头。人死之后,盖棺定论,太子这一生,或许没有大功大过,但这个人终究不算坏。

待到将太子夫妇的灵柩停入皇家寺院,众人拜过。这一场出殡的丧仪就算是了了。众人之中,除了年纪格外长的,和身体不适腿脚不便的,大多还是选了慢慢步行回去。

贾放已经将前事与大皇子说明,此刻自然与贾赦在一处,兄弟两个,一概都背着手慢慢踱步,缓缓往回城里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