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79章(第2/4页)

只听“啪嗒”一声,贾放回头,只见那只被水宪咬过一口的番茄此刻竟然蒂朝天趴在地面上。

一只洁白如玉的手伸出去,垫着贾放的帕子将那枚番茄重又捡了起来。那个熟悉的声音在贾放身边轻轻叹了一句“可惜”。

贾放再回头,仔细端详他身边的人,一时竟觉朦朦胧胧地看不清楚。原来那个已经剥开了外头的一层坚硬的壳露出内里的男人,似乎现在被罩回在一个坚硬的保护壳里。似乎贾放伸手去敲敲,就能听见铿铿的响声。

但水宪的气质依旧纯粹,举止依旧优雅,甚至他微微挑起的唇角弧度也一如往常般无懈可击。

人们管他外面那层壳叫做“温润如玉”。

贾放瞬间无所适从,心想怎么会有人变得这样快,瞬间就罩上了一层防护罩——他说的话确实模棱两可,但绝大数人都会认为贾放说的是,把桃源寨建设圆满之后,他会离开桃源寨,回京城去。

但贾放说的真意,却是离开这个时空,这个世界。

他是终究是一个突如其来的灵魂。

只有水宪,比他更明白他自己的水宪,瞬间明白了贾放的意思。

才有了那枚番茄的飞身而下,才有将全部真心俱个隐藏起来之后的一句“可惜”。

贾放心中一片愧疚,但是翻过来想,这件事迟早应当发生——他不是属于这个世界的人,迟早要离开,回到属于自己的时代。

尽早把话说清,让水宪重新拥有那一具完美的保护壳,继续完美地在这世上活着,或许是一个比较明智的做法。

于是他别过头去,点头附和道:“是呀,是有点可惜。多好的一枚柿子。”

说这话的时候,他突然觉得心头好酸,连牙都要酸倒了的那种,却硬生生咬着牙顶了过去,再回头时,一切如常,他也是一个,拥有“保护壳”的贾放。

“嗯!”身边的男人像是与他有了默契,也温煦地应和一声,仿佛他俩讨论了半天就是在讨论这样一枚西红柿。

“对了子放,你刚才说,眼下还有些困难,不妨说来听听,我也许能帮上忙,给你点意见什么的。”水宪望着贾放自信地笑,仿佛在说:你这点地盘上,在我看来,都是小事。

贾放些微松了口气,总算对方没有转而喊自己“节度使”“大人”什么的,若是真闹到那样生分,他许是会当场崩溃。

现在水宪体贴的给了他台阶。

他登时将注意力都移到了问题本身上,轻轻咳了一声,道:“我现在手上的问题……说句不好听的话,是关于风俗业的。”

水宪笑得依旧温煦,反问一句:“青楼?”

贾放“啊”了一声,点点头:“确切地说,流莺,或者说,集体流莺——”

都集体了就不能再叫流莺了吧?于是他终于点点头:“对,青楼!”

贾放突然警觉起来,赶紧看向水宪,道:“你难道也……”

他是一个很臭屁道德要求很高的人,也和水宪起过冲突,也为此当场道过歉。但是如果水宪做生意做着做着,也曾插一手青楼的生意,那他……

水宪淡然摇摇头,似乎贾放误解也好,不误解也罢,他都无所谓不在意。

“我自己是不沾的,但是既然这行业存在,就必然对它有所了解。你说的风俗业……是不是跟你之前上书的平南大营屯田的事有关?”

年前贾放就与大皇子联袂上书,说明了他们在武元县试点屯田的事。监国太子当时很爽快地就批了,说既然武元县不用国家救济,而平南大营这屯田的二千兵直接在当地筹措粮饷,那他也乐见其成。

说起来,监国太子确实是个老好人,但凡在理的都直接批可以。贾放与他第一次见面的时候曾经略有微词,之后几次交集,太子对贾家都挺照顾。

而水宪则聪明至斯,贾放只提到了一句风俗业,他竟然就想到了屯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