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77章(第3/4页)

这一笔账不复杂,人人都算得过来。

除了经济利益以外,桃源寨所初步展现的城市生活也给了这些年轻的工人开了眼界,熙熙攘攘的各种商业设施,到了晚间便如雨后春笋般冒出的各种娱乐活动,青年男女可以毫不避忌地在城市的各个角落里相遇……虽然还有令人烦恼的夜校识字班和文凭考试,可是这座城——他们不得不爱。

*

贾放却于这时偷偷溜回到了大观园中,不为别的,快要过年了。

他通过缩地鞭运送了一些南方土产到稻香村,却得托付双文偷偷将东西从大观园后门运出去,然后再找车驾从荣府正门运回去。

史夫人收到了贾放“千里迢迢”送来的各色土产,乐开了花,逢人就炫耀她一手养大的儿子如何如何孝顺。惹得别人侧目:替皇家养孩子竟能有这等好处吗?

而贾放本人在宁荣二公的劝阻下完全不敢露面,只在园中与贾赦私下见了一面,连新婚燕尔的二哥贾政,也是不方便见的。

贾赦一见贾放,就追着贾放询问:“大哥那座翠嶂堆得怎么样?”

贾放赶紧拜谢贾赦:“都还没来得及向大哥道谢。”

当初他在情势最紧张的时候,将大观园入门处的“曲径通幽处”交给了贾赦。贾赦在材料紧缺的情况下,竟然真的利用各色花木,在三天之内堆了一座翠嶂出来。

后来贾放有再返回大观园,与双文一道研究了那幅卷轴上的堆石形状,由赵成和李青松出面,又采买了一些湖石,在贾赦的设计基础上增加了几块堆石。那座名为“曲径通幽处”的翠嶂便就此完成了。

完成的翠嶂不甚高,但是奇石花木掩映成趣,成为大观园入门处的完美屏障。

谁知贾放道谢之后,贾赦却背着手笑,道:“你都还没来得及向大哥道喜才是真的?”

道喜?——贾放一问才知道,原来张氏又怀上了二胎。贾赦喜不自胜,搓着手道:“如果也是男孩,就叫贾瑚,这家你大哥的‘连胡’一对就凑齐了。”

其实贾赦早已不玩牌戏也不赌钱了,他手下各种生意都忙不过来,至多年节时摸一把骰子消遣。但是“把把连胡”这样的好彩头已经成了贾赦日常挂在口边的吉祥用语,舍不得丢。

贾放赶紧向贾赦道喜,表示小贾瑚洗三的时候一定会将厚礼奉上。他这次在南方,连贾琏的周岁都错过了,只能听贾赦描述荣国府长子长孙抓周时的盛况。听说贾琏一伸手就抓了他祖父的官印,贾放连声相贺:“将来显见的是会出息的。”

贾赦却叹了口气:“即便是做官,也难啊!”

贾放便知是贾代善或是贾代化在官场上遇了什么事,再问贾赦,后者却怎么也不肯再说了,只说在大节下的不说这个。

辞别贾赦,贾放总算有功夫回到自己的地方稍歇一二。他提笔写了一封信,说到自己进来在大观园的时间会多些,想邀水宪来见一面。可是他一封信拟成,墨迹都还未晾干,忽然又有些犹豫,没有吩咐双文把信拿去,只是放在一边。

他又拿起了那副卷轴,在心中默念一声“感谢”,然后将卷轴打开。

当初他刚拿到这副卷轴的时候,上面是一片空白,如今却已经是水彩图景多过留白。图轴之中的大观园多了一座固若金汤的院墙,园门处多了一座翠嶂,虚虚实实,意境深远。

贾放的第一眼直观感受是:这图上留白已经不多了,等他将整座大观园建完,也许就该是他回去的时候了。

而他没有马上把信送出去的原因也是这个:如果他真的很快就要离开这个时空……这般招惹别人,又何苦来?

待看到第二眼,贾放登时把脑海里那些杂念都给忘了:原本这卷轴上面积最大的一片留白已经被水墨画填上,水墨绘就的,是一座富贵绮丽的院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