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66章(第4/4页)

“不过,我瞅郑先生南先生他们的意思,这些山匪下一步可能就是围困武元了。”

“围困武元?”袁化心里又是一惊。

“是,大人!”李师爷最近和专案组们混得久了,见识上也有些进益,说话追求条理,当下给袁化一条条地解释:

“第一,贾大人慈悲为怀,今日虽然将山匪击退,却并没有大开杀戒。因此山匪的实力并未大损——当然,他们有可能没有了攻城械,但也因此更加保守,只围不攻,等我们突围,或者等待内应骗开城门。”

“第二,贾大人在桃源寨修筑了防御工事,但是却纯以守御为主。再加上桃源寨人口不广,自身尚且难以保全,更加不可能对武元县施以援手。山匪们更能够耐心地对武元县实施围困。”

“第三,武元县城中现在涌入了大量避难的百姓,各项政务艰难,民心不齐,粮食不足,任何一点,都足以让武元爆发内乱,让在外虎视眈眈的山匪们坐收渔利。”

“综上所述,山匪们既然撤离了桃源寨,便对桃源寨再无威胁。现在岌岌可危的,其实是武元县。”

“可以呀!”袁县令听李师爷说完,伸出双手轻轻击掌,道,“每一项都说的十分在理,看来你最近真的是进益了。”

李师爷登时谦虚地笑:“大人过奖了。学习使人进步。”

袁化盯着李师爷看了半天,终于自嘲笑道:“初见贾大人时,以为对方只是一个未及弱冠的少年,桃源寨又是个不过五千人口的小地方,能给本官与本县带来多大的影响?”

“但是现在看来,贾大人的影响无处不在。”

“你我二人,恐怕在这官场上终身都会被打上贾大人这一系的烙印。”

“也不知这是福是祸。”袁化叹息一声。

李师爷近来却有些心里痒痒,难免会想:将来若是在史书上,能因为贾大人的关系,他李有为也能添个名字在上头,这才不枉了。

但是这位师爷口头上却劝:“别说是福是祸了,咱们先把这山匪一处顺顺利利地对付过去,才有机会说其他。”

袁化点点头:“对,是这道理!今日的告急文书送出去了吗?”

“送出去了。但永安州那头还没有回音。郑先生那边也已经写了私人的急信去催,晓以利害,永安州知州想必不敢耽搁的。”

“明日再想办法送一份告急文书出去,先不要说桃源寨解围之事,继续将两处的情势说得极其危险。对方再不调兵,就是城破寨毁的大祸。”

李师爷心想:这是当然的。他表面上做恍然大悟状,赶紧应了。

“还有一件事,”袁县令神秘兮兮地问自己的得力助手,“赵家打算什么时候卖咱们,打听到了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