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2章(第4/4页)

当下袁县令只客气了两句,便要伸手拿筷子。

外联部那位女工作人员登时把他拦住:“县尊大人,为您的身体健康着想,请在饭前洗手……否则我们外联部在稽查队跟前也交代不过去。”

袁县令:……

但无论如何,他在濯手之后,到底是尝到了相当精彩的酸锅稻花鱼,鱼片滑嫩,处理得几乎无骨,而那汤汁则相当出奇,酸味乍一入口相当刺激,但越尝越是口舌生津,越吃越停不下来,再加上那米饭也极好,粒粒晶莹,稻香扑鼻,令一向以“养生达人”自诩的袁县令一口气吃了两大碗饭。

桂遐学却还嚷嚷:“这米饭都在经费标准之内,您尽管用!”

袁县令吃完以后发觉自己竟然没有积食,也颇惊讶。他可不知道,那红彤彤的酸锅,本就有生津开胃的功效,再加上他早上走了那么一大圈,中午又几乎把自己给饿扁,要积食,自然没那么容易。

食罢,办公室食堂外面早已热闹起来,人声鼎沸,混杂着各种口音。

袁化在南方任职多时,知道这一带多是“地无三里平”,隔一座山就是一个口音。这么些口音聚在一起,显然是有什么大事,将四面八方的人都聚来了。

外联部的女工作员登时开口,为袁县令解释:“这是桃源寨办集。以往只是初一十五办集的,现在每五日就办一次了。”

桂遐学很得意:“是呀,贾大人还说了,以后咱们镇可以考虑隔天办一次集,反正这集上买卖极好,很多人都抢不到摊位。”

袁化一想起他武元县城里的县集,忍不住便面露尴尬。县集到现在还是初一十五办,但是数里之外的桃源集一办,他治下的县集就越来越冷清了。

女工作员仿佛看透了袁县令的意思似的,递过来两个纸包,说:“这是按照活动经费标准,送给大人和师爷的流通券。两位可以自由地集上看看,看见有心仪的本地物件,也不妨买下,支持一下本地区的小商户。”

请县尊大人支持一下本地区的小商户?

袁县令与李师爷相互看看,一时竟都觉得无法评价。

桂遐学却大笑道:“大人,师爷,你们就去看看吧,这外联部好不容易不违反财务纪律,弄来了这些流通券,是想请二位好好看看桃源寨的集,看看能有什么帮到武元县集的。大人就勉为其难地去看看吧!”

原来是这个意思?!

想想县集能收到的商税,袁化登时心动了,扶着桌子起身,示意李师爷别落下了纸笔,他自己在袖子里拢了那些“流通券”,随着桂遐学和其他外联部工作人员走出了食堂。

果然见这“桃源集”人头攒动,热闹非凡。

突然,远处有个声音传来:“贾大人回来啦!”

这消息立时一传十十传百,传遍了热热闹闹的桃源集,人们脸上都挂着笑,有人在袁化身边道:“贾大人回来啦,难怪今儿早上听见枝头的喜鹊在叫……”

这样得民心?……一时袁化生出少许自惭形秽之心。

但他身边的桂遐学突然朝这边随意拱拱手,道:“袁大人,学生失陪,学生有要紧的事,要找贾大人——”

紧接着桂遐学在人群里一钻,那人影马上就不见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