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95章(第2/4页)

上次听说了接驾的传闻之后,贾放立即又追加了一座烫样——设想中的大观园立体微缩模型。

这等于是他做了一座大观园的“现状”,又做了一座大观园的“将来”,有这两样在,他觉得能够让人充分震撼了。

双文登时笑道:“三爷说行,就一定行。”孙氏和福丫听见,也各个松了口气。毕竟今天从府里收到消息开始,就人仰马翻的。且此前人人都传说贾放的园子修得不成,孙氏福丫等人多少也受到了一点影响。

贾放只管吩咐:“大家早点去睡,明天恐怕是一睁眼直忙到闭眼的。”

双文笑道:“那是三爷您——我们还不是在后头小院里,院门一关,啥事不干?”

“啥事不干也挺好的!”贾放冲外头瞅瞅,见雪簌簌的依旧在下,便道,“明天下雪,福丫可以在院里堆雪人。”

福丫听了就登时拍起手。双文和孙氏却赶紧去把贾放的大毛衣裳都收拾出来,熨平了挂在衣架上:“明天来那么些王公贵人,咱们三爷可不能被人比下去了。”

一直到很晚,贾放都能听见女眷们聚在西厢里叽叽喳喳,应当是在热烈地讨论,毫无睡意。可能对这些女眷们来说,能够在府中接一回驾,也是一生一次的经历。

而他则去将大观园的“烫样”做了最后一点修整,确保绝无差错。修整完毕,他又去看了看外面的雪势,然后才去休息。

睡下的时候贾放一直在想,盼望这雪别下得太大,下得大了容易压塌房子,不管是压了府里的还是园子里的还是府外头百姓家的,都不好;可也千万停下,雪一旦停下,园子里道路上到处是脚印足迹又反而不美……

这般纠结着,贾放终于沉沉睡去。大约四更天的时候他被孙氏叫起,匆匆地吃了一碗粳米粥,搭了些孙氏做的小菜,便搁下碗。前头院子已经派人过来催了。

贾放把周身的衣裳都穿好,张了张外头,只见天色尚暗。但是灯光所至之处,依旧可见空中搓绵扯絮一般,又大又厚的雪片子正纷纷扬扬地从灰色的天空落下。

贾放连忙让孙氏找了两幅绵纸并油布出来,将他那两幅“烫样”小心翼翼地蒙住,然后再让赵成去找了几个府里的小厮,将东西小心翼翼地抬到前头荣禧堂去。

他千叮咛万嘱咐,这“烫样”的表面千万不能触碰,一旦碰坏了这责任是谁也担不起的。

赵成等人也知道厉害,几个人像是捧着金镶玉器,奇珍异宝。另外还有一人在旁撑着油纸大伞,免得雪花落在油纸上。

贾放临走之前,孙氏又帮他检查一下周身的衣裳,替他披上一身玉针蓑,戴上金藤斗笠,又给他怀里揣了个小手炉。孙妈站在贾放面前低声祈愿:“我的好三爷……盼你,盼你此生,从今日起事事顺遂。”

贾放不晓得孙氏为什么这样说,只道是老人家见了接驾的大阵仗,心里不安稳。他当即伸手握住了孙妈的手,笑着说:“孙妈放心,我一定会!”

他的双手很暖,脸上的笑容也是。孙氏登时也笑了,眼眶却有点儿发红,赶忙道:“看我这婆婆妈妈的,三爷快去忙吧!”

贾放告别孙氏和双文,前往荣禧堂。

在那里,贾代化、贾代善、史夫人、贾赦、贾政,并旁支的叔伯贾代儒、贾代修、平辈的贾敦、贾效、贾敕等人都已聚在荣禧堂中,辈分再往下,倒是没人了,即便是宁国府的长子长孙贾珍,也没有在这里出现。

众人正在围观他送来的烫样。赵成正带着人把上面的油纸与绵纸小心翼翼地揭下来。

贾放连忙道:“慢些儿揭。”

饶是赵成还算有些分寸,这烫样从后面小院运进来,还是碰掉了烫样上两株小小的花树,碰歪了一座房舍的小屋顶。

但好在这修起来快得很,贾放随身的荷包里就带着小小一罐浆糊,当下随手就修好了,一并检查一下,看所有的烫样是否牢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