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1章(第3/5页)

但再看招牌,挺新鲜,啥叫“铜锅涮肉”?

负责在店外招揽生意的伙计大声招呼:“进来看看就知道咧!今日开业大吉,送炭火和锅底,菜品一律八折咧!”

“您几位,坐大堂还是雅间?好咧您呐,二楼雅间迎贵宾四位咧!——”伙计的声音悠扬,几乎能一直传到对面去。

即便是晚晴楼的老客,也在议论对面这家新铺子:“听说对面这家的店东,与晚晴楼的主人是至交好友。”

“是吗?改天咱也去尝个新鲜去。”

这“小楼涮肉”里,就连点菜也处处透着新鲜,进来之后,先点锅子和炭火(当然,开业宣传期间这些都是免费的),然后再慢慢地点菜品。当家的菜品是大师傅手切到薄如蝉翼的羊肉片,位置可以挑,最好的是上脑,其他部位次之,喜欢羊肉那股子肥腴的可以点羊尾油,不喜欢羊肉腥膻味道的可以点牛肉。

这里的牛羊肉极其新鲜,都是大师傅现切的,如果真想看着自己点的肉食是怎么被片出来的,跟伙计商量一下没准儿还能去厨房参观。

一切都准备停当之后,店家会把点好炭火的铜锅送上,倒上清汤,送上菜品和酱料,讲解示范一番之后便交由食客自己操作,会有伙计在一旁盯着,确认操作无误,才放心地让食客享用美味。

这一来二去地,食客们也慢慢地体会到这铜锅涮肉的好处,食物鲜美,酱料滋味足,也不用喝酒,就能吃得周身上下暖暖和和,吃完了哪怕顶着北风归去,也不觉如何寒冷。

自打开业,小楼涮肉的生意便好到爆棚,每天都是客满,在外面排队候座的人能拍起长队,雅座则必须事先预约,没有预约单,就算是天王老子来了都不行。

甚至晚晴楼的生意都受到了一点点影响——总是有食客去问晚晴楼的掌柜和伙计,问他们什么时候才会推出这“火锅”。结果晚晴楼的答复竟然是:两家之间,有过“君子之约”,晚晴楼绝对不会照搬对面小楼涮肉的生意,如果真的想吃,他们的伙计可以代为到隔壁去点个锅子送来。

“那在京城里,就是独一家!”

当人们都这么说的时候,就意味着这家的生意到了顶峰。

贾赦的钱赚了个盆满钵满,之前重新整理装点酒楼的钱一下子就回来了,每天进账的钱让贾赦觉得他这么个公府长子眼皮子也有点儿浅。

贾放却觉得很正常:新鲜事物嘛,城里又没有第二家与小楼涮肉竞争。他直觉贾赦应该趁这个时候能多赚就多赚点,等到竞争出现的时候,再考虑一些别的促销手段。

谁知十一月中,水宪遣人来请,说是要见贾放。贾放带着小厮李青松匆匆赶去,在晚晴楼里见到了水宪,对方第一句话便是:“我问了老童,他在给你做了那一百套铜锅之后,就再没有碰过这样的铜器。”

贾放一挑眉,盯着对方,不解其意。

水宪微眯了眼,皱着眉头问:“你不知道?”

贾放缓缓地摇了摇头——他在忙着培植西红柿和辣椒,忙着陪孙氏一起尝试酸菜和各种泡椒与泡菜的配方,他很忙,完全不知道水宪突然说起老童……是个什么意思。

但是听水宪这么说起,贾放心中大概有了预感,这么说来,不是新鲜牛羊肉涮着吃的吃法传了出去,也不是芝麻酱韭菜花酱这样的酱料传了出去,反倒是铜锅先传了出去。

水宪一伸手扣住了贾放的衣袖:“跟我走!”

贾放已经被他这么扣习惯了,赶紧加快脚步跟上。两人一道出了晚晴楼,沿着大道往东,渐渐地距离东门宝塔越来越近——水宪这是带着贾放来到了大街上人头攒动的东门市,人气可绝不逊于小楼那里。

很快他就看见了招牌:“东门涮肉!”

这几乎让他勾起了在另一个时空生活的回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