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0章(第4/4页)

贾放心想:这恐怕是桃源寨第一份种植期货合约了吧?

“真有这种好事?只要把这种苗种下去,都还没挂果呢,就能拿钱?”有村民不相信自己的耳朵。

“这也是预先锁定你们将来的出产啊!”贾放笑着回答,“万一我好好地盼着你们种这两种果蔬出来,好不容易等到挂果了,丰收了。外乡突然跑来一个商人,出价比我高,你们全都卖他了,我岂不是亏得慌?”

乡民们一听,都觉得有理。但其中还是有一大半人开口澄清:“贾三爷,你千万别这么说,你是此地的主人,你说要,我们绝不会卖给第二个人。”

贾放微笑点头:“那感情好——不过,你们万一种到一半,还没有收获的时候,突然缺钱,也可以来找我,预先把今年的收成卖给我。而我可能会按照将来收成的八成价格来支付……”

他还没说完,就有村民明白了:“贾三爷,俺懂了,敢情这就跟去当铺当当似的,俺没钱了,就把这眼前还没看到的收成当给您……”

这样的解释比贾放说得还要通俗易懂,围在贾放跟前的乡民一下子都明白了。

虽然不是每个人都愿意“当”出自己未来的产出,但贾放的态度成功地让他们明白了一点:只要能种出来,销路绝对不用愁。

于是,乡民们你一言我一语地开始“认购”这些种苗。贾放却让他们先到金融办的两个老掌柜那里去登记一下,他的种苗还需要再准备两天。

前来认购种苗的,大多是新余几个村的新移民,他们绝大多数没有分到种植稻米的水田,但是多少也侍弄过庄稼,现在到了新的地头,啥都不种心里发慌。既然贾放承诺一定会按价格回收,这种苗又不是真的有啥成本,他们便决心一试。

贾放便天天从蘅芜苑的花圃里挖辣椒和番茄种苗出来,他每次带来的辣椒品种还不大一样,有时是灯笼椒,有时是小米辣,有时是指天椒,番茄倒是种类不算多,只有体型大的和体型小的两种。

桃源寨的乡民,有些领取的种苗少,也有些一下领了很多,甚至还有一户向贾放申请,开了两亩荒地,打算在荒地上种这两样。贾放很豪放地答应了,让这一户把地先开出来,然后在寨里登记土地产权。

至于贾放承诺要提供的“技术指导”,最后变成了“百谷尝”老邵。贾放在他兜里揣了一本《辣椒种植一百问》和一本《西红柿栽种指南》,就把他包装成“技术指导”给推了出去。

老邵虽然也从来没见过这两样,但他能认得字,已经拥有了桃源寨的“基础文化教育文凭”,再加上好歹有两本书加持,带领着村民们种这两样,就也似模似样的。

当然,第一批种苗种下去之后,很快就结果了——当然这是因为送去的种苗原本就已经接近挂果期的缘故。老邵指导大家把一半的果实摘下保留做种,另一半则成功地让贾放兑现了他的承诺。

最终,品相并无瑕疵的辣椒,贾放是以一斤二十文的“天价”收购的,番茄要稍许便宜些,但也达到了一斤十文的水平。这在整个桃源寨引起了轰动——虽说总共的出产也就十几斤的样子,但大家心头都算了一笔账,种这些个,未必就没有种稻米赚钱。

这一次的种植“尝试”,对桃源寨究竟产生了什么样的影响贾放尚且不知,他收到的通知是:百工坊那里,铜火锅已经打成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