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8章(第3/4页)

水宪轻轻一摆下巴,那厨娘竟又一模一样地调了一碗,递到水宪面前。贾放眼睁睁地看着他把各种佐料调和到一处,舀了一勺,送入口中。

接下来水宪的表情十分精彩,贾放认为他一定是被这种口味刺激到了。只见他刷地闭上了眼,微微涨红了脸,双唇紧紧地抿着。贾放十分担心这位下一秒会吐出来。

他也尝过了自己那份豆花,其中韭菜酱的味道确实比较重,十分辛辣。不过贾放心想:只是韭菜酱就这样,那要是以后尝到了辣椒,那这位还不得上天去?

但此刻贾放只能焦急地问那厨娘:“有茶吗?”

厨娘登时慌了手脚,旁边一直不见动静的道童,这时却终于云淡风轻地拿出了茶盅,送到水宪手边,轻轻地揭了盖子。

水宪却恰如其时地缓过来了,从道童摇了摇手,自如地笑道:“子放的口味,果然是有点重——不过仔细品味,却觉得众妙纷至。除了豆花柔滑以外,还能品味到其他质感,佐料十分出彩,却丝毫不掩豆花的香气,算是相得益彰。”

“子放,我猜得没错,你是个懂吃,会吃的人。”

贾放十分汗颜,说:“原不是什么金贵口味,只是我已经习惯这些味道了。”

这可能得算是劳动人民的口味吧。

“不不,口味怎么会有贵贱之分?口味只有是否适合食材、节令、天气……人的心情。”水宪这话说得,极合贾放的胃口。

水宪瞅瞅贾放:“比如我现在心情就很不错。眼瞅着秋冬将至,晚晴楼又能推出一道暖身暖胃的早点或是小吃了。”

水宪的晚晴楼生意,早先因为那一次“金银稻”的风波,很是遭受了一些打击。虽然他自己说是绝没亏钱,但是在那之后的一段时间里,前往晚晴楼的官员与富商确实少了好些,生意不受影响却是不可能的。

但是水宪却另辟蹊径,开始做起了平民百姓的生意。他的“晚晴五楼”之中,专门开辟了一间专门售卖早餐,早间任谁前来,花个几文,就能吃到热腾腾的包子、馍、粥、还有一度曾经风靡豪富人家的“状元粉”。

百姓们现在都知道晚晴楼和林如海扮演的“江南巨贾”其实都是托儿,专门想帮他们把几大粮行里囤积的粮食都吊出来的。为了感念这个,百姓但凡兜里有了两个钱,就会到晚晴楼来吃早点,钱少就喝碗粥,钱多就点一份裹着叉烧的肠粉——这一天就都美滋滋的。

渐渐的,晚晴楼的早餐生意好了很多,以至于水宪又另外开辟了一座楼,经营“早茶”生意,除了日常早餐之外,还做些小份的蒸菜、炸制的点心,供人零点,再配上一壶茶,就能让人吃喝得十分满足。

所谓失之东隅收之桑榆,水宪在那些精致席面上丢掉的生意,在早茶上渐渐补了回来。这不很快他又能在他的早餐水牌上再加上一项——豆花了。

水宪的话总算让贾放想起了自己的来意。他赶紧把贾赦误买下了晚晴楼对面的酒楼,并且自己兄弟打算也开个店做餐饮生意的事给说了。

他还赌咒发誓说,绝对不会和水宪做同样的生意,两家保证不正面冲突。

水宪一面品茶一面细听,等到贾放说完,他就放下了手中的茶碗,说:“你既如此坦诚,我自然是欢迎之至。”

“如果早先对面那家酒楼的东家愿意来见我,我也一定会和他说一样的话。”

“晚晴楼一家的生意好不算好,要大家的生意都好起来,相互带动。让全城的人都知道这里家家的吃食都很出色,才会时时地都往这边过来。”

“这就好比东门市,全城都知道那里的夜市聚着各种好吃的好完的,还有各种关扑,所以才会有这些人跑去东门玩乐。”

“可是对面那家酒楼,自打一进来就处处学我,厨子从我这儿挖角,楼里的布置处处跟晚晴楼学样儿,以为和我学得一样了就能和我一样挣钱。子放,对方把楼卖给你们家,我可并不奇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