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9章(第4/4页)

室外的气象条件很好,夜空明净,没啥风。

贾放捧着孔明灯,感受到灯内的热空气满满溢出来。他一边等待一边大声说:“这就是实证。”

说话间,贾放手中的孔明灯已经蠢蠢欲动,贾放便慢慢伸直双臂,轻轻松开手,那孔明灯便在空中冉冉升起。

“这个实验,同时能证明两件事,第一,整座孔明灯,连同外面的灯具带里面的空气都有重量;第二,周遭的空气对这座孔明灯产生了浮力,才让这座孔明灯能够升空。升空所产生的浮力,正是‘气’对其中的物体所产生的一种压力。这种压力超过了灯的重力,灯便升空了。”

贾放不管他周遭的人将这番话听得似懂非懂,也没管李青松正在用满怀崇敬的眼光盯着他。

“各位,你们如能动一动手,而不需在这里空谈,就能证实很多未解的疑问。何乐而不为?”

他一番话说得傲岸,引起了文人们一阵小声议论。这些人最不喜欢旁人说他们是“空谈”,而更希望旁人说他们是“雅士”,贾放说得戳心窝子,偏生却又很难反驳。

“好了,各位,你们的问题我已经解答了,实验我也做了,现在我要去追那盏孔明灯去了。”

有人问贾放为啥要去追。

“安全第一,小心火烛啊!”贾放解释道,“理论上,等到那盏灯里的蜡烛燃尽,这灯就会慢慢降下来。但是偶尔也会发生蜡烛将灯罩点燃的事,掉到民居上容易发生意外。所以我得跟上去——”

安全防火固然是一个理由,但真正的原因其实是贾放想借此机会离开这个“清谈会”,他实在是不想再在这里浪费时间了。

土行孙能土遁,普通人能尿遁,他贾放就能“灯遁”。

于是贾放带上李青松,一主一仆,匆匆向主人告辞。

“各位,《礼》中有云,‘致知在格物,物格而后知至’。陆放翁又说,‘纸上得来终觉浅,绝知此事要躬行’。多动手,少空谈,各位一定会发现,这个世界其实和我们所假想的并不完全一样。”

贾放说完这一句,带着青松头也不回地出了如意居,紧紧地跟着在天空上慢慢悠悠行进的孔明灯,一路跟了出去,留下了一大群目瞪口呆的文士。

这些文士们彼此看看,终于有人问:“这少年说的,难道是……格物致知?”

“这是当年大逆不道的钦犯向奉壹所提的……”

“行了行了,这少年又没提那向氏的罪人,他只是在说《礼》啊?”

“可是那意思,那意思……多动手,少空谈,这不就是,不就是……那人说的?”

一群文士猜来猜去,瞬间把自己吓住了。连三皇子在暗处听了也皱起眉头:向奉壹啊——

*

贾放却丝毫不知道自己犯了众人的忌讳,他和李青松追着那盏灯,从城西一直追到了城东,才捡到了残灯,彻底消灭了火灾隐患。

这一主一仆站在街道中央,惊讶地发现身边人潮涌动。有人在高喊:“去,去东门宝塔——四殿下跟人打了赌,要在那里做……做个什么,实验,对,就是这个新词儿,实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