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2章(第3/4页)

他平时不是这样促狭的人。但这一次确实被史夫人给恶心到了。己所不欲勿施于人,这样的道理人人都懂,但就是有人做不到。

贾赦一听,突然起身,说:“也许能成。”

他想了想,又有点儿迟疑,问贾放:“那爹要是不乐意咋办?”

贾放回答:“父亲要真不愿意,自然能想别的法子,难道还能听凭旁人摆布?”

贾赦一想也对,连酒坛什么的都顾不上了,直接离开贾放的小院,说:“大哥先走一步,你等大哥的好消息。”

*

到了傍晚,这事儿显然闹大了。荣禧堂来人,把荣府贾赦、贾政和贾放三个,全叫去了荣禧堂。

贾政和贾放都是独自去荣禧堂报到的,但是贾赦却还多带了一个面生的婆子。贾放暗中猜测,可能是张氏娘家来人。

有这个婆子在这里,史夫人有好些话就不能说得太过分。除此之外,也是张氏的娘家表示了一下对贾赦的支持。看到这情形,贾放认为,现在张氏已经完全相信了贾赦,小两口现在应该是一条心的了。

荣府几个子弟站在堂下,贾代善则坐在荣禧堂上悠然喝茶。史夫人在他手边坐着,有点局促不安,但是却强撑着,绷着脸皮,显示她作为一家主母的权威。

荣禧堂里很安静,只是偶尔能听见贾代善手里的茶碗茶盅相互撞击。在贾放看来,这一大家子真是一个比一个能忍,谁也不肯先吱声。

终于,贾代善轻咳了一声,慢悠悠地开口:“今天到底是怎么回事,谁来给我说一说?”

史夫人在一旁刚要开口,却被贾赦抢上一步,先开口说:“父亲大人,是这么回事。今日教坊司送人来府里,母亲顾念我院里人手尚缺,因此拨了一个……一个侍女到我院中服侍。”

“但母亲不晓得实情,岳家那头,刚巧又借来了两三个人,都是有经验的婆子。因此儿子院里人手不缺。因此还请母亲收回成命。”

贾赦这样一说,贾政脸上就稍许流露出一些欢喜模样,看样子贾赦的话给他带来了几分希望。

“那婢女不是给你媳妇的,是给你的。”史夫人露出几分恨铁不成钢的模样,“你媳妇有身子,什么人来照顾你的饮食起居?你莫要尽顾着她人,忘了你自己。再说了,你成亲一年多,一个房里人都没有,这要是传扬出去,对你媳妇的贤良名声也不好。”

史夫人一顶“贤良”的大帽子扛出来,贾赦带来的婆子也低着头不好说什么。

贾赦却继续笑道:“话是这么说没错,但我想着,府里进人,总不能只往我们小辈院里送,还有父亲在前头呢。我们做子女的,怎么能只顾自己,而忘了孝道呢?”

贾代善刚好喝了一口茶,听见贾赦这话他差点一口茶喷出来,抬起头瞪着贾赦,似乎在说:怎么又扯到你老子头上了。

贾赦却还没有说完:“父亲在外戎马征战多年,刚刚回京又忙于赈灾,四处奔走。母亲平日里操劳府里的事务,千头万绪,不是一样没有功夫照料父亲的饮食起居。这父亲身边……不也是一个人都没有吗?”

他的话音刚落,史夫人一张面孔便彻底涨成紫色。此前她给贾赦夫妇之间插一个人的时候毫不犹豫,甚至为此得意洋洋,可是现在反过来,她那心里就像是醋海里滴进了一滴油,噼里啪啦地炸开了一口大酸锅。

偏生她的好儿子贾政听见贾赦高举起了“孝道”的大旗,也在一旁点头附和,“孩儿惭愧,这事情上头京没有先想到父亲,孩儿有错,孩儿惭愧。”

贾赦有了兄弟们的支持,心中忍不住有点儿得意,偷偷回头,看了贾放一眼。

谁知这一眼教贾代善看在眼里,荣国公登时心中有数:敢情是某个小家伙在暗中捣鬼。

他托起茶盅,将茶盏里的残渣稍许晃了晃,沉声道:“圣人有云,不患寡而患不均。你们说说看,府里谁的院子最缺人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