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3章(第2/3页)

任掌柜不好意思地指指贾放事先摊在桌面上的图纸,“这究竟是做什么用的呀?”

贾放哈哈一笑,说:“好奇之心,人皆有之。不过,任掌柜,这回我真的要卖个关子。等这第一对铁轨……不,现在看起来是铜轨,等它们做出来之后,您就可以知道这是用来做什么的了。”

在百工坊的运作模式之下,工匠们的执行力是惊人的。没过两天,两道两丈长的青铜轨道真的铸成了。

贾放在百工坊的后院里,用两驾马车做了一个实验。

两截铜轨铺在地面上,其中一架马车的车轮经过改造之后,刚好可以架在两道轨道上;另一架马车则直接放在平地上。

贾放命人在马车上各堆了一千斤的重物,然后让两头骡子各自拉动车辆前进。

放置在铜轨上的车辆,骡子轻轻一拉就动了;至于直接放在平地上的那一辆车,车夫大声吆喝着赶骡子,那骡子低着头,似乎使出全身的力气,拖了两步,便扬起头,“昂吃”“昂吃”了好几声,似乎在讨饶,又似乎在抱怨:这么重谁拖得动……

贾放随即让人把骡子从车驾上卸下来,让人将两辆车复位,然后他回头看着工匠们,问:“有谁想来试试?”

试试?试试徒手拖动这本身重量就不小、还堆了一千斤重物的车辆?这——能成吗?

工匠们大多面露不信之色,倒是铜匠与贾放的合作最多,干脆脱去了外头的大衣裳,只穿了贴身的小褂,露着一对精壮的胳膊,朝车驾跟前一站,沉声说:“俺老童来试试。”

结果自不必说,铜匠费了九牛二虎之力,将平地上的货车拖了五六尺远。可一换到铜轨上,铜匠轻轻松松,没费多少力气,就在同伴们惊呼声中将货车拖出两丈开去。

实验过程中,贾放与任掌柜全程在旁围观。

“我想,这时候您应该明白我为什么要做这些了吧。”贾放说。

任掌柜却还沉浸在震惊之中,没回过神。

这时工匠们已经将朝贾放围了过来,七嘴八舌地请贾放给他们“说说”——这些匠人们知道贾放的能耐,每一件事都能将背后的道理说明白。

贾放乐得大方,将摩擦力和摩擦系数的原理讲给众人知道,尽量用工匠们听得懂的大白话。

摩擦力这个名词众人都没听过,贾放就用“阻力”,摩擦系数也没法儿直接用,贾放就用“阻力因子”,但是他一边比划一边解释,又引导众人联想冬季的冰面、铺满碎石沙土的道路……虽是对初中物理全无概念的工匠,渐渐地也好似明白了什么。

候在一旁的任掌柜,越听越是心情激荡——贾放只让人做了两丈长的铜轨,但任掌柜心思活络,知道贾放必定会让人做上几十丈、上百丈的轨道,用于重物的运输。

就算贾放不做,他老任也要让人开工:这两条铜轨,看起来普普通通,在京里修一小段这样的道路,老百姓最多也就图个新鲜。

可是这样的东西如果放在矿山、码头、货仓……这可以节省多少人力和畜力!

任掌柜一面想,一面自顾自眉飞色舞,表情夸张。他可不知道,贾放可是将任掌柜的表情全都一一看在眼里的。

贾放当然知道轨道可能会给这个时空带来什么样的改变,他也完全无意打扰任掌柜的浮想联翩——但是他打算先请这些高手匠人们满足他在大观园中的需要。

他需要总长两百丈的铜轨,数对青铜铸就的车轮,可以随意拆装的那种——他并不是想在大观园里安装观光小火车,目前贾放的野心还只局限于:加强大观园内部的货物运输能力,如果真有什么货物送抵稻香村,这些货物需要尽量在外界不知情的情况下运出大观园。

于是,贾放豪放地下了订单。

任掌柜也很豪气地应了:百工坊若是连这个都答应不下来,就别想着以后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