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018章 身铸日冕(第2/4页)

联邦汲月和诸多太空城,土之星,以及磁云星,没有一方愿意成为阻力大的地方。

至于碳星、水之星、风之星、火之星上的大部分人,目前并没有参与到这场文明竞赛中来。

……

金之星的外轨道上,现在一共三个物质环。三种设计思路,三个方案是同时发展的。

所以,此时金之星上三道物质流正在抛射,然后试图缠绕太阳。

均摘星同时参与了土之星、汲月、磁云星三方独立设计,或者准确的说,这三个方案都来自均摘星二号根据上一代文明影像资料记录,进行的原初设计。

而能出现三个方案,不能说哪套方案好,更不是‘神功三传’后,每个版本都是猴版。

这说明在当代“控星”项目上,有三群人进行了较为独立的理解。

他们只是理解的切入点和一些工业次序有所不同,就像甘蔗从头吃,从根吃,从中间吃,到最后都能吃到嘴,都无关大局。

按照效率学来说,甚至只需掌握一种方案就行了,其他多种方案实验,那似乎是浪费。

但是从文明角度来看,越多的人参与工程核心建设,那就代表稳当地掌握了这个工程体系,并非干掉某个科学家,就能更改击星的大势!

……

宇宙历862年11月,环绕太阳环状物建造完毕。

太阳表面,一簇簇高速探测器从环带附近发射,掠过太阳大气层,进行了抵近观测。同时丢下了奇异夸克物质。

这些高能高密度的物质,穿透太阳大气,会出现夺目的光芒,而穿透大气层过程中散发的光谱,能让人类了解恒星表面的情况。这在太阳大气上放流星雨的画面非常灿烂,但是考虑到奇异夸克的合成难度,这烟花太昂贵了。

目光从太阳转向其外轨道。

人造的星环如同一条白色匹连,围绕太阳旋转,太阳光在透过这里的时候,出现了灿烂的聚焦。

在上古水晶球记载中,太阳上是被一层层光幕覆盖,然而在这一层层薄纱中,赤道环,以及三个穿极地环是重要的结构,堪称骨架,支撑起整个能量戴森球。

赤道环是第一正环,要均匀定出三个极地环位置,也是技术上最关键的部位。

太阳这种大质量星体还不是360度的正圆!由于引力折叠作用,其圆周比平面空间上要多那么一点。

【这种情况,在中子星上最明显,其转动非常快,你甚至可以看得到一部分背面,以至于科学家长期对其半径难以估算。】

太阳光芒实在是太过强大,任何材料都禁不起长期灼烤。故技术上利用了气体折射,也就是俘获太阳氢原子,然后构成一透镜大气,将阳光偏转。这就使这个环带中央如同有一圈极为明亮的光带一样,看起来是一个‘神奇’的发光能量环。

用玄幻、中二语气来说,这是人类建造的、横跨整个太阳系的大型法阵。

自两万三千年前,启动过一次后,举世无双。

六万年前魔法最辉煌的时代,所谓的十二芒行星传送大阵,和此相比,如同土丘和泰山的差距。

毕竟当年魔法师们只不过希望和神平起平坐,祈求拥有神的力量、神的永恒。

当代造这个的大智慧,求的可不是那些,而是彻彻底底要站在能俯视神祇的位置上,不让这些碍眼的存在妨碍自己仰头直面希望!

宇宙历862年,11月3日。

在金之星引力场外层区域,一个绝对圆球体状,直径五十公里的大型科研太空城中。

直径四米、长十公里的走廊中,穿着整齐的均摘星飘行,在其左边一排排伴随自己同步飘行的通讯界上,是一个个这几年新认识的熟人。

他们都是金之星上的科研工作者,为均摘星最后融入恒星光环进行最后道别。一共是三万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