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63章 :羊毛出在羊身上(下)(第2/3页)

也不知道他是不是盼着自己姐姐成不了婚。

等到送走了土谢图汗,胤禔回到万壑松风,苏日格也早就回去了。他和皇后四目相对,两个人同时开口了:

“一定要严惩!”

“朕觉得那小子其实也不错?”

道琴震惊的看着丈夫,忽然躺下道:“臣妾好像是太累了,都听错话,得歇一会。”

胤禔失笑,挥手让伺候的人下去,换了衣裳也爬上了床,将媳妇拉到自己怀里:“我说正经的呢。”

“正经的!”道琴这下可气坏了:“那小子比咱们苏日格小好几岁呢!”

“才四岁,多好啊。”胤禔心道,咱们闺女还不得把小孩子哄的晕头转向,当然了,前提是女儿愿意。

“女大男小……那能行吗?”皇后的思维里,婚姻通常最好是男大女小,男人懂事晚,年纪略大些能包容一点。只有寻常旗人家里,容易有女大男小的婚事,那是为了照顾小丈夫。

笑话,她女儿是皇长女,干嘛弄个小孩子回来!

夫妻俩在这个问题上,这天晚上没能达成一致,最后胤禔表示“其实咱闺女下嫁哪个都一样,要不,明儿问问她自己?”

按说这种事无非是父母之命,可放在他们家,问问女儿这个提议,得到了道琴的认同。总得女儿看着顺眼,要是姑娘真的被那小子几句好话给蒙了……拿她就给女儿找更好的小子来相亲!

大白天,元起皇帝没有安排什么接见,而是看着女儿。他心里琢磨的不只是女儿的婚事,还有由此而来的一系列问题。

“阿玛没打算今年就让你成婚,横竖咱们家女孩子出嫁晚,你大姑姑还在我后头成婚的呢。”胤禔笑道:“阿玛是想问你,若是你将来的额驸比你小几岁,你觉得成吗?”

“成啊!”

大格格一向是不走寻常路,什么女大男小,男大女小在她这都不是事儿。反正只有父女俩,苏日格甚至很直白的表示:“您瞧这阿古达木还不错?女儿也觉得他还行。”

土谢图汗嫡脉,但不需要继承汗位,招他为婿起码不用住在草原上。但住在草原上,若是和四姑姑一样,在城中立公主府,亦无不可。

总之是个可进可退的人选,苏日格不在意的想,将他列为备选也成。

这个劲儿真是我亲生的,胤禔笑着摇头,还是嘱咐道:“这事你自己也上点心,若是在山庄遇到顺眼的、合适的,都记下来告诉阿玛。归根结底,少年夫妻老来伴,还是慎重一些。”

“汗阿玛放心,女儿知道啦!”

苏日格说阿古达木还行,这给胤禔提供了一个新思路,他完全可以借此将喀尔喀三部,乃至于厄鲁特蒙古的年青一代召入京城,反正侄女们多得是没成婚的,将来在京中成婚,不管是日后回到草原上,还是留在京城,这都是不错的选择。

其实都是延续康熙的政策,只是胤禔决定扩大范围,让蒙古各部子弟都在京师“留学”。没什么东西比文化更潜移默化,在不知不觉中,你认同了另一种观念。那么,另一种文化会一直缠绕着这个人。

这不见得是坏事,只是未必适用蒙古的情况,但,谁在乎呢?反正胤禔不在乎。

皇帝在承德见了蒙古各部藩王,大家与新君的第一次正式会面在和谐友好的环境里落下帷幕,皇帝令恒亲王、先帝的几个阿哥护送太皇太后、皇天后回京,而他带着老婆孩子,几个弟弟去盛京祭祀,但在此之前,胤禔下旨令晋商几个头面人物入京,等候召见。

“晋商、徽商,还有粤商,是本朝几大商人团体。”

马车上,胤禔捏着基本奏折,四个孩子跪坐在他对面,正在听他说话。皇帝继续道:“粤商主要在海路,徽商财力本不在晋商之下,但晋商群体力行节俭,在现金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