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21章 :得失(第2/3页)

就是因为德安父子在赫舍里家内部从来都说不上话,康熙心知肚明,所以提拔这么个冷门。固然是让太子身边索额图的影响越来越小,但皇帝也是为了给长泰在赫舍里氏扶持一个帮手……

康熙对佟佳氏就从来不这样,到底还是自己的舅舅才是亲舅舅,康熙自己如何对待佟佳氏,却不希望赫舍里氏也能和佟佳氏获得一样待遇。

可是,“舅,您觉着索额图能安分听话的退下去吗?我看他不是那种人,没到山穷水尽,皇上不明着告诉他,让他滚蛋,他都不会罢手的。”

明珠呵呵的笑着点头,他亦如此看:“索额图不死心,他必会折腾出事情,谁能保证赫舍里家其他人就一定会袖手旁观?就说长泰,皇上让他做领侍卫内大臣,结果毓庆宫的关防居然愈发松弛了。”

这事胤禔也知道,舅甥俩此刻眼神一碰,直郡王明白了。索额图不甘心就必然要搞事,以他这么多年和太子的关系,胤礽保不齐就要被拖下水,自己钓鱼台旁观就是了。

兵部负责核查两次出征的死亡人数、抚恤银子,因为康熙调动的多数是京营,还有一部分蒙八旗和黑龙江驻军,还有索伦部,一项一项都要通过书信廷寄沟通确认,最后才能算清楚交给康熙。

胤禔最近都坐镇兵部忙着这件事,这次的差事倒还好做,毕竟是皇帝亲征,旗主们作妖的余地非常小。老老实实一件件办好也就是了。

空出来的时间,直郡王终于能安生的待在府里,过问一下女儿、儿子的学业。

“之前你说请顾先生教苏日格读书,前两年苏日格和大哥儿还小,如今也该正经启蒙了,你看?”

道琴提出了一个重要问题,孩子渐渐大了,他们家都仨孩子了,总得有个正经先生教他们念书罢?道琴倒是亲自带着儿女启蒙,可她也有其他的事情要忙,全天的教导孩子那不可能。

当初是这么说起来的,但那时另有原因,怎么也不能让顾梁汾这样名望地位的才子给他们家小孩子做师傅,会引来不必要的关注……

“估计这两年都没什么事儿,我能常在家里,我先带着孩子们。师傅的事儿,我再想想。”

十年树木百年树人,搁胤禔这里,他还担心将来儿子不能承继丕绪。他烦恼的坐在书房,他对苏日格态度轻松,女儿长的就很好啊。

可他对儿子虽然一样爱护,却有一种无所适从的感觉,他强烈的恐惧,担心儿子们没法按照他的想法成为合适的继承人。如果强拗,说不定孩子会扭曲走形,变得更让人失望。

在有了两个儿子之后,直郡王做父亲那种单纯的喜悦终于变成了一种烦恼,而这种烦恼将要长久的伴随他。

比起康熙,胤禔当然更乐意和大表哥谈一点非常私人的心里话,就在他想要去泗水亭找人倾诉一下的时候,离京近两载的沈瞭终于回京了。

沈瞭同过去很不一样,虽然他比之同龄人原本就老成,但过去总有沈宛帮他打点一切,保护这个弟弟。如今孤身出门,平安归来的沈瞭俨然一身圆融之气,举手投足都充斥着历练有成的味道。

“江南如今倒也不是表面太平。我这次回去还见到了朱先生,不巧也见到了曹银台。”沈瞭对胤禔道:“朱先生闭门著书,偶尔讲学,听几位世叔世伯提到,仿佛竹垞先生很是热衷鼓励江南士子为朝廷效力。”

“曹银台怎么说?”胤禔问道。

沈瞭摇摇头:“只是一面而已,只能看出来曹银台很关注他们那些人,经常在一起宴饮。”

俩个人默契的忽略掉了曹寅的目的,干脆的聊起了别的话题,在场的还有容若、顾贞观二人,冷场是不会冷场的。

直郡王坐在一旁看着几个人说话,忽然道:“中正错过了这次会试,只能等后年考试了,有什么打算吗?是继续读书还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