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71章 大家伙!(第2/3页)

“不需要,我有搭档。”庄严说:“多留个人在这里是找死。”

拆弹的其中一条原则是,越少人靠近拆爆点越好。

能一个人搞定的,绝对不需要两人。

滕云鹏也受过培训,当然知道这个原则。

他还是不放心地交待:“弹体很重,很大,印信完好,但是螺丝之类锈蚀了,你们小心。”

“放心,你走吧。”

看着滕云鹏离开,庄严和徐兴国这才慢慢下到排污渠里。

排污渠有大约两米高,宽也大约两米。

警察们在墙壁上挂了一盏大瓦数的灯泡,照亮了整个地道。

进去不到三米,俩人看到地上的泥沙里躺着一个大家伙。

这东西大约有50-60CM长,直径估算了一下,大约30CM左右。

蹲下了一看,圆筒状的外壳上全是铁锈色,脏兮兮的,头尖尖的地方已经被之前的拆爆手擦干净了,仔细一看,材质是黄铜。

“这是引信了。”

庄严小心翼翼产看了这个尖头。

圆锥形的黄铜尖头上有字。

借着灯光一看,有两行字——

上面一行是“佐可63053”,中间有个海军的标记图案。

下面一行是“昭和14年7月”。

这样看来,这确实是一颗当年抗日战争时期日军飞机留下的航弹。

上面是工厂和批次。

下面是生产年份。

昭和14年,这不就是1939年吗?

“庄严,这什么型号的航弹?”

徐兴国看出来是脚盆鸡的航弹,但是看不出啥型号。

庄严在T国受过专业训练,那些水下防御大队的教官大多数是师从美利坚的海豹部队。

鹰酱当年和脚盆鸡在太平洋战场上打到你死我活,当然也有人会拆他们的航弹。

T国隶属NATO系国家。NATO系国家的拆弹部队不光要学习各种新式的弹种的拆解,还要会老式的弹种拆解。

原因很简单,虽然二战过去了几十年,但欧洲还有很多地方还残留着那个战争年代的各种炸弹和地雷。

像今天临海市的施工单位这种情况也经常会见诸报端,施工挖到老航弹,还是常很常见的,这里是历史遗留问题。

所以,庄严当年在T国也学过拆解这种二战时期的老式航弹。

“这是一颗97式6番陆用爆弹。”他说:“这颗弹原本有1025MM长,总重大约在60公斤左右,不过……”

他看了一眼弹体。

显然,这颗弹只有60CM左右长度。

“这颗弹的稳定尾翼不见了,所以整个弹体变短了,但是装药估计还在。”

当年侵华战争时期,脚盆鸡军队使用的炸弹有三种:陆用爆弹(对付陆上目标,三段拼接)、通常爆弹(对舰,高爆炸弹和半穿甲炸弹)、特殊爆弹(号数表明具体用途和目标)。

他们用“番”来表示重量,一番等于10千克。这颗弹之所以叫97式6番陆用爆弹,是因为它的重量大约60KG,然后是用于97式舰载机上。

这可陆用爆弹分为三节拼接,引信部、装药部、尾翼部分,结果现在尾翼不见了,只剩下个引信部和装药部,因此威力还在。

而弹头前面这个黄澄澄有点儿圆锥形的突出部就是整个航弹的关键部位——引信。

如果能顺利拆掉这里,炸弹算是80%安全。

为什么说80%安全?

因为这是一颗老弹。

一般这种航弹由于长期在地底下埋藏,地下水和土壤里的酸碱性物质已经腐蚀了外壳。

弹壳一旦出现问题,里头的装药有可能和空气接触后发生化学反应发生不稳定的现象。

最不堪的后果就是咣一下炸起来。

由于之前滕云鹏说这颗航弹曾经冒过烟,这可不是什么好的兆头。

这意味着弹体上肯定有破损。

庄严为了看得更清楚,从兜里掏出强光手电,然后沿着弹头一直朝下慢慢检查过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