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7章 王兄(第2/3页)

赵旭道:“女儿知错。”

赵允熙的婚事在经过重重艰难险阻之后,终于尘埃落定,娶了一户开国功臣家的女儿,婚后小夫妻两个蜜里调油,三年抱俩。赵受益带着赵旭去八王府探望狄娘娘的时候,正巧看见乳娘将如雪团一般白嫩可爱的小世子抱出来晒太阳。

赵受益一个没看住,赵旭就凑上去逗人家小孩玩了。把人家逗得咯咯地笑之后,转过头来就跟她叔叔赵允熙说:“皇叔,弟弟以后做我的丈夫好不好?”

吓得赵允熙连夜写了万字长言呈给赵受益,要求他约束一下公主的德行言语,一个女孩子家,怎么能说出此等悖德荒唐的话来?

赵受益不得不和赵旭解释,她叔叔的儿子是她堂弟,堂弟是不能做丈夫的。

“阿爹放心,”赵旭正色道:“女儿此去是给天下女子做表率的,绝不会做出有损皇家威仪的事来。”

赵受益看她端正严肃的神情,略感宽慰:“你知道就好。”

赵旭如今已经十六岁了,出落得越发亭亭玉立,也越发威风内敛,端庄沉静,颇有人主之风。赵受益有时看着她,都有些被后浪推着往前走的感觉。不愧是系统钦定的666圣君,和普通人就是不一样。

在宫廷长到十六岁后,赵受益有心将她送出去求学。如今晏殊的清北大学已经名扬四海,成为了大宋朝第一等的学府。每年从清北大学毕业的学生进入各行各业成为佼佼者,使天下风气为之一新。

只是这等的学府,是从来不收女学生的。

直到赵受益和晏殊提出,要将公主送到清北大学求学。

清北大学不是没收过皇室成员入学。从办学的第四年起,就陆陆续续地有赵姓子弟或隐姓埋名或光明正大地入学。晏殊对待他们,与对待普通学生并无不同。

但,公主并不是寻常赵氏子弟。

她是皇帝的嫡亲血脉,而且是个女子。

这些年来,皇帝的近臣们都或多或少地觉察出了有关储君人选的诡异。

皇帝不好女色,后宫中除了一个皇后,再没有其它女人。皇后只孕育了两个皇嗣,一男一女。皇子受封楚王,皇女受封秦国公主。

按理来说,只有一个皇子的情况下,储位属谁是板上钉钉的事情。但皇帝不仅不立储,还对楚王殿下并不上心,反而对秦国公主青眼有加,亲自抚养。如今朝臣们都不能确定,皇帝究竟是否属意楚王殿下为嗣君。

若是属意,为何如此冷漠?若是不属意,为何不广开后宫,再生几个皇子?

而最得圣心的几人,则从皇帝对秦国公主的态度中揣摩到了一丝极为不可思议的线索。

皇帝对公主的态度,并不是普通父亲对待嫁之女的溺爱,而是皇帝对储君的看重与栽培。

而得知皇帝要送公主出宫进学的消息之后,晏殊基本已经能够肯定这一点了。

虽然此事古今未有,但皇帝的确是想要让公主来做这个储君。

因此晏殊毫不犹豫地就接受了公主的入学,并且将公主即将入学的消息传扬了出去。京师富贵人家有知机识趣的,也送了自己家里的女孩子来清北大学读书。

虽说女子当以贞静为上,不应在外抛头露面。但公主都出来读书了,谁还管这个?和公主同窗一场,这是多大的荣耀?

但也有较为老派古板的家族,平时就看不上如今世道越来越放纵的风气,看见公主出来读书,也只是愤愤然地叹息几句,并不许自己家里的女孩子出门。

因此赵旭头一天入读清北大学的时候,只在班上看到了十几个女同学——这就是全部的女学生了。

从穿着打扮来看,都是世家大族的女儿,有几个赵旭甚至还在八王府上见过她们。

她父亲不喜欢宴饮欢笑,她母亲从不踏出宫殿一步。赵旭十几年的人生中,只有在八王府上才见识过觥筹交错、衣香鬓影的宴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