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5章 能力越大,责任越大(第2/3页)

他道:“回官家,臣这个御史之职,不是官家赏的。”

靠官家赏赐才能做官的,那叫荫官。

他可是堂堂正正的二甲进士!

凭着科举名次进的御史台!

赵受益微笑点头:“你的官职当然不是朕赏给你的。朕都不记得你叫什么,怎么可能赏你官做呢?”

隐隐几声窃笑传来,王御史涨红了脸面,退回队列之中。

赵受益道:“连一个小小的六品御史之职,都不是靠朕的赏赐就能得到的。何况是枢密使呢?”

“你们文人想要当官,先要寒窗苦读十余年,从秀才考到进士,才能入朝为官。又一步一步地,从七八品的小官做起,终于到了现在,有资格站在崇政殿里与朕共商国是。你们扪心自问,这一切是朕赏赐的吗?”

众人摇摇头。

当然不是。

十年寒窗苦,谁苦谁知道。

从牙牙学语的幼童到金榜题名的进士,再到现在身着朱紫的官员,只有他们自己知道这一路上的艰难险阻,个中辛酸不足为外人道。

若将这一切归结于皇帝的赏赐……

似乎是有些,不甘心。

赵受益又指着范仲淹身后一个眼眶青黑的文官道:“这位卿家,你现在在何处任职?”

那官员出列,手指笏板,躬身施礼:“回官家,臣在户部任职。”

户部,大宋的钱袋子。

一天到晚操心朝廷支出,也是不容易了。

这两年又是打仗又是发水灾,各处的收支账目摞起来能有山高,户部官员是真的不容易了。

难怪两眼像被人打了似的,乌漆嘛黑,仙气十足,估计从上任开始就没睡过几个好觉。

赵受益到:“昨天晚上什么时辰睡的?”

该官员道:“丑时三刻。”

差不多是半夜一两点钟。

考虑到今天的朝会在差不多早上六点的时候就开始了,这位官员的睡眠时间真是少得可怜了。

赵受益道:“为什么不早点睡?睡得太晚,早上醒来没有精神,若是误了朝会可怎么办呢?”

该官员道:“政务繁重,不敢早睡。”

赵受益笑道:“朕知道了。行了,朕的话问完了,你回去吧。”

那官员又施了一礼,回到了自己的队列里。

赵受益叹了口气:“众卿!看见了吧,这不过是个不大不小的官员,仍旧政务繁忙到一天睡不足两个时辰。在场的众位,有比他官职高的,有比他官职低的,你们好好想想,自己每天处理政务,是否殚精竭虑,没有一丝一毫的时间松懈?”

众人默然。

一部分,是每天的政务确实像这么多,一点休闲的时间都没有。另一部分,觉得自己似乎好像没这么累,但也不敢说出来。

听不出皇帝的口气吗?皇帝正夸赞群臣忙碌勤奋呢,你说你自己不忙,不是自找不痛快呢吗?

赵受益叹道:“你们这样的忙碌,都是身上担着的职位带来的。若是做个江南富家翁,家有良田百顷,奴仆成群,每天睡到日上三竿才醒,万事不须挂心,又何需如此呕心沥血呢?你们说,这样的官职,又怎么可能是朕的赏赐呢?”

“诸位都是京官,可能没有这种直接的感受。在下边州郡,百姓称呼州郡官员为父母官。什么是父母啊?”

赵受益转头向刘娥的方向看了一眼,动情地道:“父兮生我,母兮鞠我。抚我畜我,长我育我,顾我复我,出入腹我。欲报之德。昊天罔极!”

刘娥亦配合地呼唤了一声:“皇帝……”

“这就是父母。所谓父母,就是为孩子操劳一生。从来只听说父母官员是百姓的父母,朕是天下人的君父。卿等做官,如同做父母,求的难道是名是利,是子女长大后能够反哺父母吗?”

不少官员很想回答一声“是”。

千里当官只为财,站在汴梁桥头往下看,南来北往熙熙攘攘,不是为名就是为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