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4章 踹寡妇门,刨绝户坟……(第2/3页)

公孙策道:“好。”

又回头对展昭等人道:“既然冲霄楼已破,咱们就可以回去向陛下复命了。等河堤修完,春耕开始,即刻回京。”

指着几个守卫道:“你们仍在附近留守,不要叫火势蔓延到别处。其他人,与我一同回府衙面见包大人。”

夏玉奇道:“我和玉堂也回去向包大人请罪。”

公孙策握着那卷绢帛,翻身上马,上了两次才坐稳。展昭担忧地道:“先生,没事吧?”

公孙策道:“早上饭吃得少,有些头晕,晚上记得叫后厨杀一只鸡。”

展昭将信将疑,也上马,跟在公孙策的后头。

公孙策慢慢地骑着马,攥着那绢帛的手微微颤抖,手心里全是冷汗。

包拯听说冲霄楼已破,亦是大喜,早早地在府衙门前等着众人回来。

见公孙策带领众人慢慢地来了,包拯忙道:“事情如何?那冲霄楼里究竟有什么?”

公孙策笑道:“大约有五十万两的黄金,就在二楼正中。可惜楼已经烧了,明日带人去废墟里挖黄金吧。”

包拯惊了:“这是怎么回事?没有伤着人吧?”

公孙策摇头:“人没事。”

包拯欲请众人在厅中坐一坐,详细地问问情况,却见公孙策摇了摇头:“我有些不舒服,先回房歇息了。”

夏玉奇道:“公孙先生哪里不适?老夫略通岐黄,可以为先生诊治。”

公孙策道:“累的。”

夏玉奇无话可说,公孙策也不管别人如何看待,径自回房了。

白玉堂出声道:“我的……”

他从冲霄楼带出来的东西还在公孙策手里呢!

夏玉奇隐隐看出了些端倪,知道那东西干系重大,绝不是他们这些江湖人可以沾染的,暗中拽了拽白玉堂的衣袖。

白玉堂明白师父的意思,也闭口不言。

包拯担忧道:“从未见公孙先生如此,想必真是累着了。这些日子来辛苦公孙先生了,让先生好好休息一会儿吧。”

公孙策带着那卷黄色绢帛回了屋内,将门窗紧锁,又扯了布帘将门窗都遮住,这才点燃一盏油灯,放在桌前,将绢帛整个铺开。

绢帛有两丈长,上面是些模糊的字迹,如鬼画符一般,叫人看不清楚。

公孙策将自己屋角的脸盆端来,盆内正好有些清水。

他是个清贫人家出身的书生,但和其他十年寒窗铁砚磨穿的书生们不一样,他很乐意钻研一些离经叛道的知识。

他在瓦肆里给人代写书信赚钱时,也曾经好奇过对面变戏法的神婆是怎么让白纸显字、又是怎么从油锅里捞钱的。

写信赚了钱,他也不去买笔墨纸砚,而是拿着这钱去贿赂那神婆,请她教自己这些戏法的奥妙。

神婆见他是个读书人,想来不会和自己抢饭吃,在他的软磨硬泡下,终于告诉了他诀窍。

说来好笑,看起来玄之又玄的戏法,其实原理这样简单。

公孙策将绢帛泡在水里,又在水里加了些其他的东西。不一会儿,那些鬼画符就变成了可读的字迹。

第一句话是,赵受命,兴于宋……

公孙策将绢帛从水里捞出来,把上面的水拧干净。

竟然真的是……

这就是从前的那个,还是他后来仿造的……

如果是从前的那个……

襄阳王怎么敢!

有时候公孙策非常痛恨自己敏锐的直觉。

白玉堂从冲霄楼里带出了一卷黄色绢帛,上面都是些鬼画符。别人都觉得没什么,偏偏他就有了这样的预感。

偏偏这预感还是正确的。

他将布帘撤了下来,打开门,对一个路过的衙役道:“劳驾,请包大人过来一趟,就说我有话要跟他说。”

衙役领命而去,不一会儿包拯来了。

见公孙策坐在屋内,面色不好,包拯担忧地道:“先生果然病了,不如还是请一位郎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