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2章 太宗皇帝幼子,襄阳王,……(第4/5页)

现在应天府出事了……

赵受益不得不往最坏的地方想。

蒋平摇头:“不是。是臣在民间发现的一位良才,能助包大人一臂之力。但兹事体大,臣不敢擅自做主,请陛下过目之后,再让他去找包大人不迟。”

他虽与公孙策一见如故,钦佩对方的人品才华,但应天府一事恐会牵扯到皇家隐秘,他想举荐公孙策,必须先过了皇帝这一关。

赵受益舒了一口气:“原来是蒋老板要为朕举荐人才。”

他还以为哪位王爷想不开要造反了呢。

“不知是什么样的人才,叫蒋老板这般看重。朕一定要好好见见。”

公孙策坐在水泥厂后的一间小屋里,静静地等待着。

那天蒋平说,包御史现在陷入了一个大.麻烦中,正需要他这样的人才。

公孙策当然听说过包御史的大名。

他刚出仕就参倒了一位宰相,解了扬州茶难之困,出任侍御史知杂事后,又慷慨直言,请太后还政。前些日子枢密副使夏竦以母丧不守去职,也是包拯在朝堂上进谏,才叫此人的真面目大白于天下的。

公孙策十分钦佩包拯。

若不是他没有功名在身,不得结交官员,一定会主动与包拯结识,做一对知己良朋的。

因此,蒋平说包拯需要他,他就随着蒋平到了这里。

蒋平说,在把他引荐给包拯之前,需要让他见一个人。因为包拯现在做的事情乃是绝密,只有这个人同意了,他才可以去帮助包拯。

如果这个人不同意,就要把这几天的所有事情都忘掉。

公孙策耐心地等待着。

他不想忘掉自己曾有机会与包拯共事。

他有一种预感,蒋平说的那个人,一定会同意的。

门外响起一阵脚步声,公孙策坐在椅子上,推测着脚步声的远近。

一步,两步,三步,上了台阶,门被推开了。

他站起身,向着门打开的方向迎了过去。

“在下公孙策,见过诸位。”

赵受益打量了一下面前站着的这个年轻书生。

穿一身粗布长衫,衣裳洗得发白,肘后有两个补丁。

个头比刘恩还要高一些,即使俯身施礼,也不卑不亢,通身的书卷气。

竹未出土先有节,纵凌云去也无心。

赵受益笑道:“请起。”

公孙策。

展昭已经跟在包拯身边了,公孙策也来了,铁三角终于齐聚开封府。

赵受益回头看蒋平:“这就是你要给朕举荐的贤才?”

听他自称为朕,公孙策呼吸一滞,赵受益赶在他行礼之前伸出手:“不必跪。”

公孙策深深一揖:“学生见过官家。”

赵受益笑道:“原来你有功名在身?”

蒋平道:“他不止有功名在身,他还是晏校长的高徒。”

赵受益惊讶:“你是晏殊的徒弟?”

公孙策是晏殊的徒弟,这世界也太小了吧。

公孙策道:“承蒙老师厚爱,收了学生在座下。”

蒋平道:“晏校长新出的象数篇就是公孙兄推演出的。”

象数?

赵受益心里一动。

象数篇的内容主要是历法星象,这两者涉及天文学,都是需要大量演算的。

如今应天府赈灾不利,包拯要去彻查此事底细,主要是查朝廷拨去的钱粮究竟用到哪里了。

包拯到了应天府,就是客场作战,对方肯定准备好了一整套的假账等他查看。想要从这浩如烟海的账目中查清赈灾银的去向,那么,一定需要一个好会计。

赵受益看了一眼公孙策的打扮。

好吧,好账房。

他笑了笑,对蒋平说:“我就算不信你,也该信晏殊。他收做弟子的人,不会是作奸犯科之徒。”

“大冷天的,好歹给人家换身衣服。”

这是已经同意公孙策参与彻查应天府赈灾一案了。

蒋平与公孙策喜道:“谢官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