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0章 在下公孙策(第4/5页)

蒋平忙扶起他:“原来是公孙兄。在下蒋平,久仰,久仰了。”

公孙策笑道:“蒋老板才是久仰了。”

他从自己的桌子上取出一本账册:“这是今年清北大学的总账,”又拿了一本:“这是各分部的细账,我都已核完了,没有缺漏,蒋老板可以看看。”

蒋平将两本沉甸甸的账本接在手里,笑道:“既然公孙兄已经核完了,我就不看了。”

公孙策笑了,又拿出一本:“这是百科全书的新稿,象数篇。”

蒋平讶然:“晏校长这么快又出新稿了?”

公孙策点头:“没错。但象数篇之后,恐怕要空出几个月不能再有新书。”

蒋平不解:“这是为何?”

公孙策有些尴尬地笑笑:“其实是写上一篇乐律篇的时候,师父有些地方未求甚解,产生了疏漏。当时交稿的时候,就觉得有些别扭,但俗务缠身,且稿都交了,不好再补,因此推到了现在。眼下正近年关,学校也放假了,各方无事,师父就带着几位师兄外出采风,争取在明年开春之前再写出一编乐律补,将之前疏漏的地方都修订上。”

蒋平道:“原来是因为这个。这也不是什么大事,怎么走得这么急,连个招呼都不打呢?”

公孙策道:“蒋老板与师父也算是有交情的朋友了,难道不觉得师父……”

他是晏殊的徒弟,不好把话说得太明白,只得以眼神示意:“……因此,师父只留了封信给我,请我转交给蒋老板,就带着师兄们坐船走了。”

他从桌上取了一封信出来:“我留在这里,就是为了等待蒋老板。信送到了,账册也交给了蒋老板,在下也该回去了。”

蒋平见他穿得简朴,恐是寒素之家出身。晏殊虽不会苛待自己的徒弟,但也不会过分溺爱,公孙策在这里帮他编书,拿的也只是皇帝规定的助学金。

不多不少,能叫人活下去,但大抵不能活得有什么尊严。

长安居,大不易。

晏殊过惯了富贵日子,恐怕察觉不到自己这徒弟的窘迫。

年关将近,天寒地冻,风雪交加,公孙策仍穿着单衣。

晏殊的校长室里燃着火盆,较温暖如春,还不觉得什么。

若是穿着这一身走到外面的冰天雪地里……

蒋平设想一下,替公孙策打了个哆嗦。

而且,他连一件冬衣都买不起,难道能买得起烧火盆的碳吗?

就算回到了自己家中,恐怕也不会暖和到哪里去。

但晏殊临走之前让公孙策在校长室里等到蒋平过来,蒋平来了,账对完了,公孙策也就没有理由继续留在校长室里了。

若他是个懂得变通些的人,就会在蒋平走后继续留在校长室烤火,至少会等到外面风雪小些再走。

但蒋平看公孙策却是个方正君子,恐怕不愿做这等巧活儿。

因此蒋平道:“啊呀,这却不巧。”

公孙策疑惑,只见蒋平摊了摊手:“在下来的时候,风雪还小,因此没带雪具。现在雪下得大了,没有雪具,这可走不开了。”

公孙策走到窗边,将窗户掀开一个小缝,狂风夹着雪花“呜”地灌进室内,他忙将窗户关上:“确实风大。”

蒋平坐在公孙策的桌前:“既然走不开,不如咱们两个坐下说说话,等风雪小些,或是我家仆人来送雪具的时候再走不迟。”

他行走江湖惯了,向来独来独往,他家仆人也习惯了,哪会来送什么雪具。

公孙策愣了一愣,笑道:“恭敬不如从命。”

两人于是同坐在桌旁,公孙策将桌上的书本文稿都堆在他处,又烧了一壶热茶,两人以茶代酒,执杯对饮。谈天说地,好不快活。

蒋平也知道了,公孙策确实是个寒门的才子,却屡试不第,心灰意冷,曾经想要一辈子就做个账房来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