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0章 包龙图打坐在开封府(第2/3页)

其余空下来的地盘上要么住了士兵家属,要么被那些高级将领们拿去盖房子,转手租出去当房东。

租住这些房屋的,有普通的住户,有开铺子的,有开茶馆的,有开饭店的,还有开窑子的。

久而久之,此地竟形成了一片颇为繁华的瓦肆,有几分后世市中心商业街的雏形。

兵虽然少了,兵饷可是没少要,每年这些将领还要和朝廷哭穷,说养兵不易,请朝廷再多给他们拨一些银子。

寇准是不怕得罪人的,但他也深知有些事情不是一时半会儿能够深究的。

如今皇帝还未成年,太后又跟他不对付,想要彻底清算这些军营里的蛀虫还不到时间。

只能暂且忍下,先把禁军练好,这些将领就先留着,等小皇帝大一些了再说。

于是寇准只是重新核算了五十万士兵的饷银,从今年开始按兵发实饷。

至于之前那么些年的饷银都去哪了,为什么说好的八十万禁军只有五十万,这些事情,寇准都没有发作。

他只是从五十万士兵里挑选出了三十万真正身强体健的壮年人,归为“上军”,然后将这三十万上军都迁到军营里远离瓦肆的那一边,将其余被清退为厢军的士兵安置在瓦肆附近。

其实依寇准本意,这个瓦肆都不该留,一把火烧掉是最好的。

军营附近有这么个寻欢作乐的场所,太不好戒掉士兵们骄奢淫逸的风气了。

可是等寇准真正去瓦肆里走了一圈,却最终打消了这个念头。

瓦肆最开始,只是军营将领建来敛财用的,可是随着时光推移,越来越多的人生活在这里。

寇准漫步其中时,看见了为生计奔波的小摊贩,看见了沽酒当垆的酒家女,看见了走南闯北的杂耍艺人。

这些人和军官们吃空饷根本没有关系,他们只不过是在汴梁城里万千瓦肆中选取了这一处谋生。

如果将瓦肆烧掉,他们又该往何处去呢?

所以寇准最终决定放任自流。

他出身富贵,但并非不知人间疾苦。

恰恰相反,他比很多所谓寒门出身的士大夫更能对平民的苦难感同身受。

所以他才能够拥有如此隆重的民心。

对于平民来说,他不是最简朴的官员,他生活奢靡,铺张浪费,但他却是最好的官员。

赵受益来到军营时,寇准已经将三十万上军分为十二营训练过一阵子了。

寇准的练兵方法借鉴了当初神仙传授给他的兵书。

所谓军人的天性就是服从,训人其实和训狗一样,都是培养一种条件反射。

只要一个人习惯了服从,那么他就会永远服从。

此时的寇准,正在训练军人的服从性。

所以赵受益在训练场上看到了如此震撼的一幕。

士兵们五十人围城一个大圈,双手背后蹲在地上,每个人身后都贴着一个数字,正中央站着一个人喊数,喊道谁的数字,谁就从地上跳起来。

整个训练场有无数个这样的圈子,炎炎烈日之下,喊数字的声音此起彼伏,士兵蛙跳的身影也此起彼伏……

而寇准,坐在训练场边的观战台上,手捧着茶杯,笑吟吟地对赵受益说:“陛下觉得如何?”

赵受益问:“师傅做此法训练士兵,有何深意?”

寇准道:“臣发现了,现在的这些士兵都没太读过书,训练起来十分费劲。别说训练了,有时候连自己的宿舍都找不到。告诉他你是十一营二排七伙第四宿舍三床的,他在军营里绕一下午都找不着自己的床在哪。这是不会数数,臣现在用这种方法训练他们,不仅能让他们反应更加敏捷,还能教会他们数数。否则三十万人连数都不会数,何谈训练,何谈管理。”

赵受益点头:“原来如此,朕明白了。”

“对了,朕来找师傅,是为了请教师傅一件事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