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9章 谁不喜欢空手套白狼呢……(第2/3页)

赵受益道:“朕明白了。”

“范卿如今已富贵了,仍能戒奢宁俭吗?”

范仲淹俯首道:“饭食衣物,只要能够充饥御寒就好。臣如今固然不能像从前一样划粥割齑,但非宾客不重肉,敬惜粮食,臣还是能够做到的。”

赵受益笑了:“范卿,你糊涂了。你方才应该说,你现在仍像从前一样节俭,一天只喝一碗粥。否则朕听说你如今竟也食肉,觉得你不再勤俭,这可如何是好?”

范仲淹愣了愣:“臣不能欺君。”

赵受益点头:“范卿能实事求是,朕很欣赏。因为只有实事求是之人,才是真正能做事的人。”

“范卿出身苏州吴县,对江南茶政可有了解?”

范仲淹道:“臣未有太多了解,只知官府在江南设有山场,茶农所出茶叶皆由官府收购,然后卖与商人。亦知如今朝堂上有争论,要易以贴射之法。”

宋时茶政采用官买制度,官府在产茶地设置山场,山场里的茶农称为园户。

官府为园户发放“本钱”,园户用本钱进行生产,所得茶叶除了交税之外都由官府定价收购,不允许私自买卖。

官府从园户手中低价买入茶叶,再高价卖给商人。商人在官府处购入一种名叫“交引”的凭证,用此凭证去山场或者官府指定的茶叶中转地那里领取茶叶。

官府在这种茶叶买卖中充当二道贩子的角色,所得利润甚厚。

然而众所周知,宋朝冗官冗费十分严重,官府挣得再多都不够花,而茶叶作为紧俏的大宗商品,国库收入的大头,自然理所应当地要承担起开源的重任。

之前官府做二道贩子的时候,还需要支出一些成本,比如给园户的本钱,比如将茶叶运送到周转地的运费等等。

而如今朝廷议论的贴射之法,则是连这点成本都不打算出了。

官府不再发放本钱,不再收购、运输茶叶,商人想要买茶,可以啊,来山场里自己找园户买,买完之后再给我官府补一个差价就行了——

这个差价,就是之前官府从园户手里收购的价钱和卖给商户的价钱之间的差额。

约等于空手套白狼。

此等不要脸的法子自然在朝廷上大受欢迎,如今还没有定下来施行的原因只有一个——

寇准和刘娥又因为“应该让谁的人去主持贴射法”杠上了。

赵受益点头:“这也算是了解了。其实不瞒范卿,朕之所以召范卿来,就是要将主持贴射法的事情委托给范卿。”

范仲淹大惊:“这……”

赵受益摆手:“朕知道范卿身上还压着主考的担子,放心,茶政一事母后与师傅还在初议,真正实行起来怎么也得半年以后,到时候春闱已经结束,自有范卿用武之地。”

范仲淹迟疑道:“臣谢陛下重用,不知……”

赵受益笑道:“范卿是怕朕做不了这个主?”

范仲淹沉默不语。

他心里隐隐有些期待,可是在期待什么,他自己也不是很清楚。

赵受益道:“范卿以为,如今朝廷上这么多饱读诗书的大儒,为何要千里迢迢地把你从外面调回来,让你当这个春闱的主考呢?”

范仲淹道:“臣不知。”

“因为他们已经动弹不得了。”

范仲淹疑惑地看向小皇帝。

“范卿听说过鹬蚌相争的故事吧?”

赵受益慢悠悠地说:“河蚌夹住了水鸟的喙,水鸟啄住了河蚌的肉。两方势均力敌,一旦有一方稍稍退让,就会丢掉性命。所以他们只能把所有的力量都投入到与对方的斗争上,其余的事情,一件也做不了。”

“如今的太后与莱国公也是如此,两方势力旗鼓相当,在朝廷上互不退让,不分胜负,无论一方打算做什么,另一方都要阻挠,于是他们什么都做不了,只能沉沦于这种争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