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1章 户部(第3/3页)

太子嗯了声,也不在意沉积许久的灰尘,抽出一本翻了翻,过了片刻,缓缓道:“孤查阅这些,是为了分类、汇总,大致计个数……”

这几年,内忧解决了,他遣人研究了许多改进种子的方法,恰恰能排上用场。

农业乃是国本,既然战事告一段落,他也该腾出手,好好地修一修国本。

他偏重于理工业,对于农作物等农业领域,空有技术,却没有操作手段。杂交水稻那样的奇迹,他自认种不出来,也深知让水稻等主食的亩产量翻番有多难……那么多年来,搜集了一批务农的匠人,试验了多次,终于种出了较为满意的新式种子。

这一回,就在京郊外划出一片试验田,试上一试。

于敏中乃当年乾隆亲封的“大清第一才子”,一甲第一状元郎,也曾参与到赞颂七阿哥的队伍之中。

他不仅文采卓然,为官的悟性也足,几息之间,便猜到了太子的用意,心下有些凛然,立即道:“这些差事,户部早就做熟了,不必劳动太子爷,您在一旁指点便罢。”

他吩咐左右:“看看和珅来点卯了没有?我有要事寻他。”

永琮恰恰与和珅在一块。他的脸,几乎全部的官员都是面熟的,进了户部衙门,无数官员惊讶行礼:“见过靖郡王。”

永琮让他们免礼,一边往里走,一边悄悄问和珅:“你们尚书大人呢?”

读书的时候,他与张若霭张大人有师徒之谊,于大人与张大人乃至交好友,永琮和于大人也有交情。

和珅正欲回答,一个年轻官员气喘吁吁地拦住了他,“和、和大人,尚书大人正找您呢……”

永琮心下一喜,二哥一定和于大人在一处,省了他找寻的功夫。

七拐八绕了许久,永琮远远地望见了庞大的库房,里头隐隐传来谈话声。

上前几步,他听到了太子含笑的嗓音:“永琮从小便喜好农学,这回缠着孤要弄什么试验田,说,想亲自种出亩产量高一些的麦子……这不,随孤来了户部,劝也劝不动,非要做出一番事业来。”

永琮僵硬着脸,恰恰与太子对上了视线——

太子气定神闲地对他眨了眨眼。

“郡王品德高尚,心系民生,下官佩服……”于敏中大惊之下,很是感动。

原来,靖郡王不仅仅打仗了得,还会种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