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4章 吱吱吱吱吱吱吱?(第4/5页)

他们既想联合大将军,哪能把大将军晾在外面?

先前因为李锦余莫名其妙要让妃子们种地,已经惹怒大将军一次,还是要好好笼络大将军才行。

李锦余也知道轻重缓急,只是霍采瑜话说了一半,把他胃口都吊起来了,实在令他难受。

他憋着气,喝了一口散发着甜香气味的茶水,让自己显得平静一些,才对外面道:“宣!”

孟大将军这次前来是来为前线将士请功的。

得胜回朝之后便是论功行赏。

以往景昌帝从不管这些事,一概丢给叶丞相。孟大将军这次也是惯例来请示一番,本没什么指望,但这次竟然有些出乎他的预料。

陛下没有像过去那般将折子随手扔在一旁,而是认认真真地看了一遍,还小声和一旁那个年轻俊朗的臣子交流着。

不久之后,李锦余放下折子,咳嗽一声:“大将军,你这封赏的水分是否太重了些?”

孟大将军这份折子本是用来去和丞相讨价还价用的——叶丞相不是蠢人,知道军队的重要性,也忌惮大将军派的实力,不会堵死军队的封赏。

但在抚恤金和饷银上卡一卡孟大将军是他做得出来的事。

几次下来,孟大将军便干脆把封赏和抚恤金多报一些,留作与叶丞相讨价还价的余地。

孟大将军有些惊讶地看着李锦余。

他没想到陛下竟然会认真看这份折子,更没想到陛下竟然看出这份折子有水分。

看来其他留京将领们所说的“陛下似有励精图治之意”竟不是蒙他。

孟大将军倒也干脆:“臣这折子原是写给丞相的,陛下若要批,只批一半便可。”

李锦余微微噎了一下。

方才霍采瑜在他耳边解释了一番孟大将军和叶丞相的利害关系,但没解释孟大将军竟然是如此直接的人。

因着霍采瑜的身世,李锦余对军队天然有着同理心,爽快地批了下来:“朕准了,还请大将军代朕向将士们问好。”

孟大将军看着李锦余痛快地御笔红勾,脸上的惊讶完全掩饰不住,上下打量了一下李锦余,有些迟疑地问:“陛下可有不适?”

李锦余:“……朕无恙,大将军多虑了。”

从前叶丞相能卡孟大将军的钱粮,无非是“挟天子以令诸侯”,仗着陛下不管事胡作非为;现在李锦余批了折子,孟大将军便有充足的信心从户部要出钱来。

钱到手的孟大将军心情好了不少,之后霍采瑜婉转提出扳倒丞相相关的话题,孟大将军也没有拒绝,只是沉吟片刻:“丞相如今根盘错节,与皇亲世家多有联系,陛下可有考虑?”

孟家是太皇太后的娘家,也算正宗的皇亲国戚,孟击浪自然清楚皇亲世家与丞相派之间的瓜葛。

他对把朝廷搞得乌烟瘴气的叶丞相自然没有任何好感——陛下好歹还算得上他的子侄,叶归乡算什么?!

“丞相能够笼络世家,无非是拿朝中的官位为筹码。”霍采瑜淡淡地道,“斩断这条路,丞相派便是无根之水。”

能坐上大将军之位,孟击浪自然不是蠢人,瞬间便猜到:“科举?”

“如今朝中科举贡举混杂,丞相孟钻的空子多。陛下打算修改科举和贡举的方式,令科举全程闭卷,择优者直接上报朝廷,陛下亲自殿试,不再经过地方官审查。”

之前景昌帝根本不管殿试。

孟击浪今日出乎意料多次,目光紧紧盯着霍采瑜:“那贡举呢?”

“贡举仍保留,只是从地方官郡守推荐改为官员联名推荐,且要有试用期。”

孟击浪有些疑惑地咀嚼了一下这个词:“试用期?”

“对!”霍采瑜眼神骤然亮了许多。

“试用期”这个词的概念是李锦余提出来的,深得霍采瑜的心意。

这个词意思不难理解,孟击浪很快便理清了霍采瑜的意思,赞赏地点点头:“这主意不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