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38章 离间(第2/4页)

大村就是大村纯忠,此人乃长崎大名,与葡萄牙人关系密切。

五岛则为五岛纯玄,是位于长崎外五岛的一名大名。

至于高山则是不知,可能是高山重友。

林延潮心想沈惟敬倒是查得详尽:“那依沈先生看倭寇关白所呈议和七条,圣上已是看了,廷议时朝臣皆以为倭邦多作狂悖之词,尤其是这和亲一条。除了这一条外,你看七条之中倭寇最重视哪一条?”

当初丰臣秀吉给明朝开出七个条件。

一,迎娶大明公主为日本天皇皇后。

二,发展勘合贸易。

三,明、日两国武官永誓盟好;

四,京城及四道归还朝鲜,另外四道割让于日本;

五,朝鲜送一王子至日作为人质;

六,交还所俘虏的朝鲜国二王子及其他朝鲜官吏;

七,朝鲜大臣永誓不叛日本。

这七条之中,除了二,三,六三条,其他都有很大问题。特别是第一条和亲,明朝有和亲的先例吗?从来没有。

沈惟敬想了想道:“沈某以为在封贡之事!倭将小西多次提及,这一次征朝兴兵是因我大明许朝鲜贡,而不许倭国贡,而且还以俺答封贡事举例,言封贡并非难事。”

林延潮摇了摇头,内阁给自己的意思的是许封不许贡。

就是我大明可以册封你丰臣秀吉为国王,但是朝贡之事免提。

林延潮点点头道:“那就以此为条件,除了封贡事外,我一律不许你答允倭国。你看如何?”

沈惟敬皱眉道:“启禀经略,卑职以为倭人图利也,此次出兵若不得实利,决不肯退兵。若是将朝鲜八道拿之割让一二,其议和的把握会大得多。”

林延潮道:“你以为朝鲜会答允吗?”

“朝鲜国弱,仰息于我大明,以倭军胁迫之,容不得他不答允。”沈惟敬出声道。

林延潮摇了摇头道:“并非这个道理,若我要你以封贡为条件,再行一趟至倭寇大营议和如何?”

沈惟敬闻言默然片刻,然后笑道:“卑职愿为经略效死!”

林延潮看沈惟敬丝毫不担心自己的处境,不由深感佩服。

明史朝鲜史日本史上对于石星,沈惟敬二人评价不同。

对石星被下狱,明史与众官员们对他多是惋惜之词,朝鲜更是为石星喊冤,普遍认为他是受沈惟敬之欺。

至于沈惟敬,中朝史书上多是一并齐骂,唯独日本人对他评价很高。

那么到底是要如何看这二人呢?

万历二十五年,万历第二次援朝战争时,参军李应试曾问明军统帅蓟辽总督邢玠,庙廷主画云何?意思就是朝廷到底是如何打算的?

邢玠对他说,阳战阴和,阳剿暗抚,政府八字秘画,勿泄也!

由此可见明朝对倭战略,那就是既要保住藩国朝鲜,也要极力避免战争扩大化,尽早与倭国议和。原因是明朝国库空虚,若深陷朝鲜战事,会消耗大量国力。

为什么邢玠对李应试说勿泄,因为朝鲜会反对的。

再说回朝鲜战略,倭国入侵烧杀抢掠,全国上下深受其害,从官员到百姓对于倭国一定要打到底的,一直到将倭寇全部赶出朝鲜为止。

所以再回过头来看,石星因议和失败而被万历论死,天子责怪他议和欺上瞒下不说,第二次援朝战争又要消耗明朝大量国力。

而沈惟敬议和被朝鲜人骂,议和没有成功被朝廷骂,唯独倭国上下一致于感激沈大忽悠为东亚和平事业鞠躬尽瘁,死而后已。

所以说万历援朝战争对于明朝而言虽说赢了,但除了得到朝鲜的感谢外,国力大损,无力再经营辽东,只有进行战略收缩(放弃宽甸六堡)。

对于日本而言,也是消耗了大量关西大名的势力,间接导致了丰臣政权的垮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