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015章 钻空子(第3/5页)

面对六百份卷子,林延潮倒是完全没有压力,推迟填榜,延迟放榜的事,那简直是不存在的。

但问题对林延潮而言,是如何摆脱自己眼底鬻卷的嫌疑。

两日的功夫,各房荐卷林延潮已是全部改完。

林延潮从各房荐卷一共抽出五份卷子,这都是含着四个一字的破题,并且是张鲸与林延潮约定三处字眼都相合的,另外两处是在第三题的题尾,还有一处是在经义题的束股。

另十二份卷子都是只包含一处字眼,就是四个一字的破题。

这些都是属于不明真相群众,听说了谣传,蛮写来碰碰运气,看看是否可以蒙混过关。

这四个一字的文字关节,从方从哲上告自己时,就已经是走漏了风声。

但是将卷子荐来的同考官仍是贪心不足,强行将卷子荐上来,也是有碰一碰运气的意思。若非方从哲闹这一出,这通关节卷子恐怕比自己案上的还要多一倍,将来捅出去定是一桩科场大弊案。

这些“问题卷”倒不是篇篇都是小学生水平,反而是相当的不错。

因为各房考官荐上的质量都有所保证。有的卷子就算“通了关节”,若真胡写一通,考官们也不敢乱取。

毕竟这是科举最高考试,会试。

同考官身后还有林延潮,王锡爵这一关,会试后,所有的卷子还要送礼部磨勘。所以这些卷子文理皆通,甚至水平能达到取于不取之间。

林延潮着重看张鲸约定的五卷,其中有一份破题为“儒一而为不一,圣人一勉之一诫之焉”的卷子。

林延潮心底甚是许之,此卷不同于其他“通关节”的卷子。

这考生是有真才实学,只是……

“算你运气好了。”

林延潮说完取出笔来模仿着这誊录生的笔迹在纸上先临摹写了足足一个时辰。这誊录生的行书法的是柳公权,林延潮又不是书法大家,着实费了好一阵气力。

临摹了差不多,林延潮觉得有,从袖中取出朱墨,用笔沾了在此人“儒一而为不一,圣人一勉之一诫之焉”的朱卷上改为“儒一而为不一,圣人一勉之十诫之焉”。

尽管只改了这一笔添了一个竖,但是为了这一竖,林延潮模仿此誊录生笔迹,足足练了一个时辰,最后有八成相似才添上去。

王锡爵出身翰林,一生与文墨打交道,这一笔若没有一定火候,极容易让他看出了端倪。

考试卷子是朱墨誊录的,考官房里是不能有朱墨的,考官阅卷在批语上只能用青墨。所以这朱墨是林延潮知道自己任主考官后一直随身带着的,待任命下达时随身携至贡院,今日终于派上用场。

写完这一笔林延潮汗如雨下,吹干墨迹,然后他将这自己修改的卷子丢入自己选定的荐卷中。

最后林延潮将其他四份“通关节”的卷子与另外十二份卷子合作一并带上然后往主考官里走去。

敲门。

房内传来一阵衣裳掠动的声音,房门打开,王锡爵穿着燕服先看了一眼林延潮怀中揣着的卷子,然后问道:“宗海,这般晚了,有什么事明日再说不好吗?”

林延潮道:“下官有一事不禀阁老,实不能寐也。”

王锡爵哦地一声道:“何事如此之急,那好吧!”

林延潮进入王锡爵考房,王锡爵亲自掌灯,然后示意林延潮入座问道:“宗海有何要紧事?”

林延潮道:“下官阅卷中,发现有人欲行鬻卷之事。”

王锡爵道:“鬻卷?此事关系甚大,你有把握吗?”

林延潮将这十六份卷子搁在桌案上,向王锡爵禀道:“阁老请看,这十六份卷子第二题破题处都写了四个一字。”

王锡爵不动声色一一阅卷。

书房里只有卷子翻动的声音,烛灯之下,王锡爵的脸忽明忽暗,待他翻到最后一卷后正色道:“宗海这是怎么回事?你可明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