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76章 杠精巡长(完)(第6/7页)

沪城被收复之后,邵瑜也没有继续卧底,而是协助组织进行沪城的战后恢复工作。

小兰和邵瑜结婚之后,最反对她继续学习的人,不是邵老爷子,而是她的父亲何铭,何铭反对的原因倒也简单,既觉得女子无才便是德,也怕小兰此举引起婆家的不喜。

而邵老爷子原本也不太愿意看到孙媳妇继续学习,但邵瑜却用想要让小兰帮助自己这个理由,劝说住了邵老爷子。

邵老爷子也明白“贤内助”的重要性,他也知道邵瑜如今做的事情,很容易就会丢了性命,也知道小兰读书和学医都是为了更好的帮助邵瑜,因而老爷子在思考了一晚上之后,便打消了阻拦的念头。

甚至为了让孙子工作进展更加顺利,邵老爷子还主动劝说何铭,让他打消对女子读书学医的偏见。

见思想最顽固的老爷子都开始支持,何铭这个当父亲的,当然也就没了阻拦的理由。

小兰跟在郑大夫身后学习医术,最后也加入了邵瑜的队伍里,甚至还说动了郑大夫,在邵瑜的队伍卧底的那几年里,没有人员受伤,总是小兰和郑大夫尽心处理。

有两个信得过的大夫,也避免很多暴露身份的风险。

两人结婚第三年,小兰生下了一个女孩,邵老爷子原本有些不喜,但等到重孙女抱在怀里之后,立马心都化了,知道后来重孙子出生,也没能越过这个小姑娘在老爷子心里的地位。

全面解放之后,邵瑜担任沪城警察局局长,陈小毛和钱二狗也关了车行,跟在邵瑜身后进了警局,邵瑜明面上是警局局长,实际上私底下还要负责排查残余特务。

哪怕跨进新时代,邵瑜依旧工作出色,他也没有沾染一些坏毛病,因而职位一直升迁,等到他退下来的时候,已经做到了一省书记。

邵瑜倒没什么官瘾,他心里一直都是拎得清的,也曾有机会想要更进一步,他心里却始终记着原身那个守护一方平安的心愿,因而一直在地方任职,放弃了进京的机会。

中间的动乱年代,邵瑜的许多熟人都遭了殃,但邵瑜和他护着的人,却大多没出什么事。

一来邵瑜一直努力约束着自己人,二来邵瑜有许多好习惯。

比如爱打报告。

邵瑜从进入组织的那一天起,几乎每半个月就要对自己近期的工作进行总结,并写成书面报告,在消息不顺畅的那些年,哪怕和组织失联,他也不曾放弃这件事,在能够和组织联络的时候,他就直接将这些报告送上去。

邵瑜的每份报告都十分详细,得到了那位伟人的认可,因为他特殊的间谍身份,这些报告还在修饰后被组织进行推广,因而他哪怕和那位伟人没有太多直接接触,但因为厚厚一摞报告的缘故,和那位伟人也算是神交已久。

这样详细的工作报告,和邵瑜两袖清风的作风,加上在解放之后直接将家里空闲的老房子上交给国家,只留下一套宅院自住的行为,更是杜绝了别人给他扣上一个“旧社会资本家”名头的几乎。

在这样被上头重视,又找不到错处的情况下,邵瑜一家不仅平稳度过了最混乱的那几年,甚至还帮助了不少被冤屈的朋友。

邵瑜虽然没能救下所有被冤枉的人,但他进最大可能的保住了自己身边的人,他也因为业务水平突出的原因,几乎没主政一个地方,就能实现一个地方经济的飞速发展,在他退休前的二十年,上头为了尽最大可能发挥他的能力,几乎每三年就让他换一个地方任职。

甚至在邵瑜退休之后,他也曾受邀到各地开展讲座,介绍主政经验。

邵瑜的几个孩子,受到父母的影响,也不怎么在乎钱财,并没有多少攀比之心,在结束学业之后,全都走上了和父母一样的道路,一家子要么从政要么行医,虽然不富裕,但每个人都有着最好的精神面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