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63章(第2/6页)

言尚嘱咐:“广州本不应是战场,你若有难处一定要告知我。听闻阿勒王是南蛮英雄,领军之力连蒙在石都敬佩。万万要小心谨慎……”

暮晚摇漫不经心:“夫君你错了。战争与守城不是一个意思。即使他们攻下水路,也不代表能攻下广州。作战需要兵力,但是守城,只要是人就够了。”

言尚再次来信:“守城有你在,我自放心。我要提醒的是,按照我对剑南战事的观察,摇摇要注意两个方面。敌人一旦攻占某城,做的第一件事,就是放火;第二件事,是奸淫妇女。妇人在城战中受辱最多,你要护好她们。”

暮晚摇回复:“晓得。多谢二哥哥提前提醒我。我原本只怕出现人吃人的现象。二哥哥你那边已然这般严重了么?你定然很难过吧。”

言尚再次的回信,并没有回答他难不难过:“无论如何……”

暮晚摇:“无论如何,兵即立威,战即死战。”

战争一开,没有回头路,不可存丧志。战即死战,绝无侥幸。

-----

广州开战两月,南蛮一心攻占水路。

剑南战场双方实力胶着,就如暮晚摇想的那般,阿勒王一走,剑南战场由蒙在石全面负责后,少了一个领头者,南蛮的兵力反而强了一分。但自然,杨嗣与军士们互相熟悉了半年,也开始有了默契,大魏的兵力也提升了。

无论是大魏还是南蛮,都进入了彼此实力最强盛的时期。

蒙在石不一定非要打赢大魏,他始终抱着的最终目的,是杀阿勒王,与大魏谈和。但不管最后他的打算是什么,蒙在石心知至少剑南战场,自己必须赢。

要谈和,也有有实力才配和对方谈条件。阿勒王的死活他不管,河西情形如何他不在乎,在剑南,蒙在石誓要杀了杨嗣立威。杨嗣这般正在成长中的将领,现在是,未来也会是自己的威胁。

他要趁对方完全长成前杀了这个威胁。

恰好,杨嗣与他想的一般。大魏即使要与南蛮谈和,南蛮的首领,也最好不是蒙在石这般人物。

这一年的年关,大魏被卷入战火,没有人有心情过年,百姓们都在祈祷新一年战争结束。

即使在长安,上面是河西,下面是剑南,长安夹在中间,皇帝也是时刻感受到那种朝夕不保的威胁。尤其是朝中士人和内宦对战争的话语权不断争夺,皇帝无法调停,弄得自己心中疲惫。

于是皇帝催促着战争何时能结束。

皇帝面对剑南的施压,是言尚一力挡了下来。皇帝日日指手画脚,越俎代庖,问为什么还不打,为什么还不结束,言尚是否有别的心思,为何剑南战场一直没有进展。

来自中枢的压力让人焦灼。

但剑南因为言尚挡着的缘故,将士们只用作战,并不用应付朝廷。

比起剑南,河西便没有这般好的运气。毕竟河西距离长安太近,而剑南地势险峻,若非南蛮非要得到剑南,剑南并不是一个好战场。而河西地势开阔,对南蛮来说,是个极适合的战场。

大魏的河西战场本与南蛮胶着,在刘相公到来后,他们得到了朝中主心骨的支持,更加有信心打这场仗。

但是紧接着,随着皇帝对河西的越权指挥,河西战场开始混乱。

刘文吉不断将皇帝的命令传去河西:“陛下问尔等已经休整了数日,为何还不开战?”

刘相公回复下了雪,将士需要休息。

刘文吉道:“河西下雪,你们艰难,攻打的南蛮自然也艰难。既然都难,你们只要强于对方就行了。陛下下令让你们出战。”

刘相公脸色铁青:“此时不是出战的好机会!”

刘文吉派来的朝中使臣微笑:“要谈和的是陛下,坚持作战的是尔等。陛下感念尔等英豪之气,爱国之心,便答应尔等大战。陛下举全国之力供着你们,粮草兵饷无一短缺,却不是让你们坐在这里露天喝酒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