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43章(第3/6页)

言尚并非不给世家活路,并非要逼得世家鱼死网破。世家们亦是觉得,既然寒门注定崛起,那言二郎这般雍和温雅的人做领头人,总比对上一个雷厉风行、严苛无比的寒门领头人好。

彼此心知肚明,让利的让利,上位的上位,处处一派和善和谐。

科考之后,朝廷官员调动,韦树被安排进礼部,升官为礼部郎中,主管大魏和周边诸国的商路贸易事宜,将他这些年出使所得拿出来用。

这一年的四月,太原府出现兵乱,北都太原尹被乱民杀死,引起中枢震惊。中枢连忙要从长安派官员去镇压乱民,但是长安的官员们各个不愿意去地方不提,又一听到太原如今如何乱象,便纷纷推辞不想去,怕自己有去无回。

言尚主动请旨,请求前往太原平定乱局,安抚百姓。待长安挑选好新的太原尹,言尚再回长安。

中枢既然没人想去,那言尚想去,这调令就下得格外快了。言尚以观察使的身份下太原,朝廷给了他一万兵马,前去平乱。

太原事务在言尚去之后就开始趋于稳定,长安中官员心情复杂,听从太原传来的捷报连连,说言二如何稳定局势、如何一家家拜访民众、如何开辟府衙和百姓同吃同住、如何改政策……在此期间,言尚只动过一次兵,且太原在他去之后没有死过一人。

朝廷中人不得不承认,论实务,言尚确实从没掉过链子。

六月份的时候,长安中已经不在意太原的事情,中枢派遣新的太原尹去接管太原,让言尚回朝。这一月,皇帝如往年那般去避暑山庄休养身体。皇帝年年如此安排,没有一年改过,众人已经习惯。

这一次离长安前,皇帝依然让太子监朝。

暮晚摇被皇帝召见,世人都说皇帝偏爱这位和过亲的幼女,总喜欢带幼女一起去避暑山庄,常日相处。然而内情如何,大约只有暮晚摇自己最清楚。

-----

避暑山庄在钟山脚下,一夜后天亮,暮晚摇前去向父皇请安。那些服侍的小内宦却说,陛下身体不适需要静养,就不见公主了。

暮晚摇神色略微一顿:“刘公公不在么?”

小内宦欠身:“刘公公在长安办事,此次未曾随行。”

暮晚摇不耐烦:“那让成安来见我。我总得问一下我父皇身体如何了吧?”

小内宦依然赔笑:“成公公生了重病,这一次也未曾随行。只有臣这样的菜随行。”

暮晚摇挑下眉。

那内宦偷偷抬眼,见公主对他似笑非笑地勾了下唇角。小内宦心跳突突,差点以为公主看破了这些事。但暮晚摇并没有多问,转身便回去自己的住处,让小内宦松了口气。

暮晚摇跟随行的大臣们聊了几句,就回去歇息了。她夫君不在身边,她有些意兴阑珊,觉得无趣。看了会儿书没意思,抚了一会儿琴也没人欣赏,暮晚摇就坐在妆镜前,重新开始梳妆了。

如今夏容已经嫁人,暮晚摇身边的得力侍女正式变成了秋思。秋思从外头打听一排回来后,忧心忡忡地对公主说:“今年避暑山庄管得好严,婢子哪里都去不成,那些太监不管给多少好处,都不放行。”

秋思:“殿下,你说会不会出事吧?”

暮晚摇凝视着妆镜中照映的自己的美貌,慢悠悠道:“出事不怕。不出事才奇怪。”

秋思登时紧张:“啊?!”

暮晚摇垂头,象牙梳柔柔地拂过她的青丝鬓角,她静默沉思,不与侍女交流。而就在这时,外面乱糟糟声突然响起,引起了屋舍中主仆的好奇。

方桐不经通报就闯入外舍,声音紧张:“殿下,出事了!秦王领兵马包围了避暑山庄,说什么‘清君侧’‘除奸佞’!”

秋思一个十五岁的小丫头,急匆匆掀开帘子,她看到方桐身上的血迹,脸色一下子吓得苍白,六神无主地看向公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