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41章(第2/3页)

九莺莺轻轻颔首,她不得不承认贺怀翎将来一定会是位好皇帝,他体察民情,知道民间疾苦,比在京城里养尊处优的那些皇子强多了。

她上辈子可能是脑子进水了,才会觉得贺怀瑾聪明能干,应该是当之无愧的太子人选。

她只能庆幸,还好上辈子贺怀翎道高一丈,不然她可真是罪孽深重了。

“你当初为什么会选择去边关?”九莺莺听他提起在边关的往事,忍不住问。

贺怀翎作为一位从小在金玉堆里长大的太子爷,长大后竟然会选择去边关风餐露宿,实在是有些不可思议,如果他当时没有莫大的决心,是绝对不敢将生死置于刀尖之上的。

贺怀翎闻言轻笑了一下,“其实理由没有那么伟大,可能是年少轻狂吧。”

他靠回马车背上,回忆道:“我母后仙逝后,淑妃渐渐得宠,她掌管后宫的权利后,把后宫搞得乌烟瘴气,还总想一些蠢笨的办法来陷害我,我烦不胜烦,懒得跟她纠缠,便决定去战场走一遭,人少年时心里总是崇拜英雄的,要出去闯一闯,我当时没有多想,便带着宋明朗直接去了边关。”

九莺莺忍不住笑了一声,淑妃如果知道她费尽心思想来陷害贺怀翎的那些办法,在贺怀翎这里只得来一句‘蠢笨’,她估计会气得吐血。

贺怀翎继续道:“我和明朗两人一路上豪情万丈,觉得即使在边关风餐露宿,也比留在京城里跟他们勾心斗角来的有趣。”

九莺莺忍不住对那时候的贺怀翎有些好奇,“你去了边关之后,就立功了么?”

九莺莺记得那个时候京城都传闻太子殿下其实是战神降世,在战场上所向披靡,无所不能。

“当然不是。”贺怀翎想起以前的事,目光里流露出些许开怀的神色。

他勾着唇角道:“我刚去的时候,也只会纸上谈兵,受了不少打击,淑妃还趁着我去边关的时候,想要在战场上刺杀我,我险险躲过去了几回,才在各种磨砺中,变得聪明起来,后来我沉淀心情,跟着那些老兵一点一点的积累经验,才有了后来的战功,我还记得第一次胜利的时候,我迫不及待的写信给父皇,让人快马加鞭的传回京城,当天晚上我开心的一夜没睡……”

他说到这里,脸上的笑容淡了淡,声音也戛然而止。

那个时候,他胜利之后第一个想要分享成功喜悦的人就是璟帝,璟帝那个时候,也是真心的替他骄傲和开心,只是没想到后来他的功勋越来越多,璟帝也越来越笑不起来,一切都在悄无声息之中百遍了。

如果他没有那些威赫的战功,也许他与璟帝的父子之情就不会到了如今这样百般猜忌的地步,他也就不用装瘸这么多年了。

如今回忆起来,贺怀翎也不知道这些战功对他而言,究竟是好事还是坏事。

只是年少时的那份热血和冲动,好像已经离他很遥远了。

九莺莺看他倏然黯淡下来的脸色,就猜到他在想什么,不由也跟着有些难过。

纯善皇后仙逝多年,璟帝本该是贺怀翎在这世上最亲的亲人,没想到现在却成了猜忌最深的那个人。

九莺莺明白,贺怀翎即使再强大,心里也会有普通人的伤心和难过,而这些伤心和难过,他平时没有表露出来过,偶尔才会稍微流露出来。

九莺莺想了想,牵起贺怀翎的手,把他的手指放在手里轻轻捏了捏。

她低头看着贺怀翎的手心,装作若无其事的道:“你那些战功不止是一份功勋,它还代表着你救了无数人的性命,你的每一份功勋都让百姓免于流离失所,让边关更加安稳,让你不枉在这世间活一世,你对得起天地良心、百姓和亡魂,这就够了。”

她抬头看着贺怀翎,语气真诚而慎重的道:“其他人的猜忌和奸诈都跟你的功勋无关,也跟你本人无关,他们的猜忌和奸诈都是因为他们心思不正,他们与其说是猜忌你,不如说是惧怕你。”